编辑推荐
汉语写作中首次从哲学角度研究女性主义的思想著作。
内容简介
关于性、性别、欲望、身体,作为经验层面的事物似乎和女人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如何进入理论层面的思考?“何谓女人”作为哲学命题,在现代哲学话语中有着怎样的面貌?其中的性别意识、身体、欲望经历了怎样的命运,才使得欲望图式像刺青一样刻录在男人女人的身体之上?性别差异为什么是革命性的?虚无的力量究竟和什么相关?当我们说“欲望”的时候究竟是在说什么?
本书试图在意识哲学、启蒙辩证法、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以及后结构主义的脉络中厘清和阐释作为“哲学命运”的女人,并锁定普遍性与特殊性、家庭意识形态、身份政治、民主与革命等最具争议的话题,探寻自由的耀眼光芒。
作者简介
张念,生于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批评家,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女性主义理论、政治哲学与文化批评,在国内学术文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近百篇,曾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经济观察报》《广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开设文化批评类专栏,接受报纸、电视专题采访多次,被媒体誉为“新锐女权主义批评家”。已出版学术专著《性别政治与国家——论中国妇女解放》,批评集《心理气候》《持不同性见者》《不咬人的女权主义》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女性主义的哲学气质
事物的来处:一/二
作为思想调性的“女人”
何谓女人
这是/不是“女人”
第一章 黑格尔意识哲学中的“女性迷踪”
意识经验的辩证运动
“女人”作为伦理诞生的暗夜法则
“现代婚姻”,这微小的精神共同体
爱欲辩证法中的“女性植物”
第二章 启蒙/反启蒙辩证中的“女人”
“厌女症”及其三种哲学立场
尼采式的“幸福女人”
“焚毁女人”,理性的胜利
启蒙辩证法启动了“女人问题”
第三章 存在主义的处境意识与“第二性”
处境之中的模糊面容
女人看见正午阳光的背面
身体的自异性
不自由的自由练习
第四章 精神分析的研判:女人不存在
女人究竟想要什么
“乳房”,这全能的“好客体”
以父之名,还是以母之谜
性关系靠什么支撑
第五章 思考差异,成为女人
直面理性的“女人僵局”
“性别零制度”的神秘座架
雌雄同体的倒错
在异性恋霸权之前
性别伤口是意义的发生场所
第六章 人的平等与性别差异
不平等的人类学起源
女人的德性是服从
人权平等的发生时刻
女权主义:在人权的沉默之地
差异之中的再生性平等
人权与女权的政治抗辩性
女性共同体
第七章 差异原则,或安提戈涅的三副面孔
历史终结,谁的胜利
女英雄的暗黑“荣誉”
安提戈涅的穿越
美的惊骇朝向善
善恶临界点及其愉悦
“血之花”的绽放
共同筑居
第八章 身份政治及其僵局
性别意识的来处
性别忧郁的心理事实
身份认同及其权利外衣
不是性别身份,是性差异
第九章 女性欲望与革命的女性主义
菲勒斯女孩的恐惧
关于“她”,只说出了一半
身体究竟能做什么
抵抗与解放
天赋的激情
女主体的多产性
余论 像女权女人那样去思考
后记
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是2018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念。
得书感谢您对《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