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张力:传统解故

中国文化的张力:传统解故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文史大家刘梦溪50年思想精华,多维度阐释中国文化的张力。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的张力》是刘梦溪先生五十余年研究精华之集结。传统是从过去流淌到现今的精神河流,每个人都不自觉地站在其延长线上。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也是需要反思文化、更新传统,使其成为社会建构的有益养分的时期。作者从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的关系、中国文化的特质及其价值取向、传统的流失与重建等角度延展开来,直面文明冲突,深挖现代生活中的文化张力与内核,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方向。

作者简介

作者刘梦溪,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主要著作有《学术思想与人物》(2004)、《红楼梦与百年中国》(2005)、《中国现代学术要略》(2008)、《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2012)、《陈宝箴和湖南新政》(2012)、《陈寅恪的学说》(2014)等、《马一浮与国学》(2015)。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篇 传统的理念

中国文化的张力——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

传统的误读

传统与记忆

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建

信仰与传统

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特性

国学与传统文化核论

第二篇 文化与传统

中国文化的特质及其价值取向

文化学视野下的文化和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

中国文化给出了人类麻烦解决之道

文化融合是人类未来的大趋势

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

贾宝玉为何替孔子背书

“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大智慧

第三篇 传统解故(上)

如何评价儒家学说的历史地位

孔子为何寄望“狂狷”——《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韩文版序

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

读《漫述庄禅》致李泽厚

阳明学的性格

明清易代与士人之出处大节

士人的狂者精神在清代的敛退

白鹿洞书院访学记

第四篇 传统解故(下)

“以色取人”与古代的男宠

梁武帝的佞佛与大度

历史上哪个朝代最开放

魏晋的人才闸门是如何打开的——从曹操的“求才三令”说起

魏晋士风——从“竹林”到“田园”到“禅林”

宫廷文化与时尚——“紫禁城论坛”上的发言

《红楼梦》里怎样过春节

《红楼梦》与文化传统

第五篇 传统的反思与重建

重建对文化传统的敬意与温情

大学之道与“止于至善”

衣冠服饰与家庭伦理

古籍今译不应大力提倡

不赞同公私学校施行跪拜礼

一国之内也应尊重文化差异

读朱维铮的《走出中世纪》两书

读孙机著《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书后

第六篇 现代学术与传统

现代学术背景下的大师与传统——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演讲现场全记录

文化托命与中国现代学术传统

现代学人的性情与信仰

现代学者晚年的宁静

陈寅恪家族的“优美门风”

陈寅恪的学说为何有力量

钱锺书的学问方式

社会变革中的文化制衡——对五四文化启蒙的另一种反省

中国文化的张力:传统解故是2019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刘梦溪。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化的张力:传统解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文化史(插图版) 电子书
本书以35个专题为纲,对中国文化的基础、制度、宗教、学术、艺术及中外文化交流进行了展示和分析,梳理了自上古至近代文化发展演进的整体历程。
学者的本分:传统士人、近代变革及学术制度 电子书
本文集以中国传统士人的气节与传统行政权力下的尊师重道为切入点,论及近代以来的时风、士风与学风,类比西方学术制度与自由思想之形塑。
经纬天人:〈史记〉精解 电子书
解读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发掘历史的文化趣味,重现《史记》的世界。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 电子书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四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发展史的国家,文化积累之丰富,传统价值观念之持久稳定,都是世界文明史上少见的。本书研究近代文化转型,即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从中古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文化,转变到近现代的、与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书中比较清晰地描绘出近代文化转型的基本轨迹,揭示出此次转型的外在条件及其内在机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中国传统文化总论、制度行为文化、物质生产文化、思想艺术文化四编,涵盖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经济制度、宗法制度、政治制度、职官制度、科技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学术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