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

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现代汉语语法与西方语法理论,探讨句法语义实现规律。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和西方语法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首先,本书介绍了概念整合( Conceptual Blending)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提出将语法整合、构式语法和事件结构理论三者结合起来构建句法语义接口系统,该系统继承了概念整合多空间认知操作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其次,本书应用语法整合框架下的句法语义接口系统解释了现代汉语工具、处所、材料、主事、供用、存现宾语句的句法语义实现过程,提出用整合特征推导和验证汉语非受事宾语句的浮现意义,分析、总结了句式的句法语义实现规律。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概念整合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隐喻与概念整合

第二节 框架转换理论

第三节 概念整合的神经心理基础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概念整合的理论起源

第一节 心理空间理论的产生

第二节 心理空间的外延与内涵

第三节 心理空间理论的重要观点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概念整合的理论核心

第一节 概念整合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概念整合的映射类型

第三节 概念整合的网络类型

第四节 概念整合的运作机制

第五节 概念整合原则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事件结构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事件结构研究概况

第二节 事件结构理论的起源

第三节 事件结构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概念整合与句法—语义接口

第一节 语法整合基础

第二节 语法整合网络

第三节 语法整合过程

第四节 语法整合原则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供用句的构建与整合

第一节 供用句研究概述

第二节 句式的意义构建

第三节 句式的整合特征

第四节 句式的浮现意义

第五节 句式义产生机制与句法实现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存现句的构建与整合

第一节 存现句研究概述

第二节 句式的意义构建

第三节 句式的整合特征

第四节 句式的浮现意义

第五节 句式义产生机制与句法实现

第六节 小结

第九章 工具宾语句的构建与整合

第一节 工具宾语句研究概述

第二节 工具事件的整合过程

第三节 句式的整合特征

第四节 句式的浮现意义

第五节 句式义产生机制与句法实现

第六节 小结

第十章 处所宾语句的构建与整合

第一节 处所宾语句研究概述

第二节 句式的概念整合过程

第三节 句式构件的整合特征

第四节 句式的浮现意义

第五节 句式义产生机制与句法实现

第六节 小结

第十一章 材料宾语句的构建与整合

第一节 材料宾语句研究概述

第二节 事件空间的建立

第三节 动作事件与材料使用事件的整合

第四节 句式的浮现意义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二章 非受事宾语句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非受事宾语句的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节 非受事宾语句的信息处理

第十三章 结论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怀。

得书感谢您对《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碎片整合:社区整体性治理之道(善政思想与治理创新) 电子书
深入探究中国城市社区如何提高自治水平。
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 电子书
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
职业汉语能力与素养(第二版) 电子书
沿用《职业汉语能力与素养》(ISBN978-7-5429-4763-5/H)原有的框架体例,以语文应用能力为分类标准,整合五个模块:口语交际技能训练、实用文阅读技能训练、实用文写作技能训练、逻辑基础能力训练、人文素养与职场人生。原内容适用专科学生,在此基础上,增加近两年关于口语交际、实用文读写的最新研究理论;强化训练部分增加个人脱口秀技能训练、电商平台口语技能训练、创新创业文案读写训练、自媒体文案
上位化:概念域的历时演变与强势上位词的产生 电子书
本书以概念场为背景,以发生上位化的概念域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梳理了若干个概念域主要成员的历时演变情况,重点考察了发生上位化的词成为该概念域中的上位词,以及进一步取得强势上位词地位的演变过程。在翔实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词汇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历史语用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总结了汉语单音词上位化的不同类型及发生上位化的词在语义、句法功能、组合和构词能力等方面的演变倾向,探讨了上/下位化的原因、机制、
俄罗斯汉语教程 电子书
本书是面向俄罗斯读者的汉语基础教材,分上下两册,每册20课,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汉语及汉字的特点、汉俄跨文化交际、俄汉文化的交流等多方面知识予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