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视觉艺术作品展开艺术视觉性问题的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古典主义艺术的视觉表征到现代主义艺术的视觉实验,探究各时期艺术家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现象,并以此揭示人类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
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探讨古典主义艺术的视觉表征,并展开有关艺术风格主题的论述;下篇则围绕现代主义的视觉实验,以艺术家及其艺术创新实践为线索展开论述,将具体的视觉艺术作品视作视觉文本在历史视域中进行阐释。
本书所要研究的艺术作品不仅限于传统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而且还包括现代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视觉音乐、数字媒体艺术等,不仅考察诸种“有意味的形式”,而且还通过特定空间的视觉对象,揭示视觉表征的感性的深度————艺术形式的内在意蕴及其社会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陈芸,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5),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客座研究员(2019)。学术兴趣集中在艺术理论与美学、艺术创意设计、跨媒介文化研究等领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上篇 古典主义艺术的视觉表征
第一章 古典风格的双重面相
第一节 古典范式:文艺复兴艺术审美之维
第二节 虚假的古典主义:艺术发展的危险信号
第三节 平静与骚动:古典风格的双重面相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样式主义风格及其视觉表征
第一节 样式主义概念辨析
第二节 浪漫的回旋:重估样式主义艺术的审美价值
第三节 古典的变形:样式主义艺术的视觉表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像的听觉隐喻与审美张力
第一节 图像的听觉隐喻
第二节 自我意识与身份认同
第三节 情感表现的审美张力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维米尔的视觉策略
第一节 专注:剧场性与反剧场性
第二节 物件:隐喻与象征
第三节 动机:“丘比特”图式与再现方式
第四节 维米尔的视觉策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
第一节 艺术整体观和“太公法则”
第二节 连续与断裂:两种艺术史发展观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下篇 现代主义艺术的视觉实验
第六章 毕加索的“吉他”主题与变奏创作
第一节 何谓变奏
第二节 变奏创作Ⅰ:蓝色时期(1901—1904)
第三节 变奏创作Ⅱ:分析立体主义(1909—1912)
第四节 变奏创作Ⅲ——综合立体主义(1912—1915)
第五节 变奏创作Ⅳ:古典主义时期(1917—1923)
第六节 变奏创作Ⅴ:超现实主义时期(1924—1932)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视觉音乐及其视觉性表征
第一节 康定斯基与视觉音乐
第二节 视觉传媒技术与观看模式
第三节 视觉音乐的视觉性表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赵无极的抽象抒情与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抽象符号的线性抒情
第二节 空间意境的结构营造
第三节 光影时空的诗性叙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杜尚的“管道雕塑”
第一节 杜尚与《泉》
第二节 再论“何谓艺术”
第三节 艺术观念与观念艺术
第四节 媒介的跨界与融合
第五节 重塑审美文化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凯奇的音乐视觉实验
第一节 作为声音媒介的乐音序列
第二节 制造无声音乐的可能性事件
第三节 呈现生命样态的时空观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附录
用优雅之光照亮艺术
女性经历过文艺复兴吗?
丢勒的植物水彩画的视觉表征
德累斯顿的“新”维米尔
西方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当代视觉艺术文化研究
致谢
观之趣:艺术视觉性问题的思考是2023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芸。
得书感谢您对《观之趣:艺术视觉性问题的思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