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语法·修辞(第2版)

逻辑·语法·修辞(第2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人从“想”到“说”和“写”,是由思维深层到语义表层的转换,把逻辑与语法和修辞一起把握,可以全面提升思维与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水平。

内容简介

  语法、修辞、逻辑都是有益于写作的基本知识,这三者的结合是重多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都想实现的愿望。基于此,《逻辑·语法·修辞(第2版)》做了些尝试,把逻辑、语法和修辞结合起来研究。这样,从逻辑方面说,既可以把逻辑应用于语言来研究,也可以从语言概括出逻辑来研究;既可以用传统逻辑方法,也可以用现代逻辑方法来研究;还可以从不同学科中结合语言表达的实际,寻找结合点,进行规律性的探索。

作者简介

  李衍华,中华女子学院逻辑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授。

章节目录

目录

逻辑编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逻辑

一、 “逻辑”一词的由来及释义

二、 逻辑学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第二节逻辑学研究什么

一、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二、 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节怎样学习逻辑学

一、 了解学科特点,增强学习信心

二、 循序渐进,讲究学习方法

三、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概念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 什么是概念

二、 概念的特征

三、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及关系

一、 概念的种类

二、 概念间的关系

第三节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一、 限制法

二、 概括(扩大)法

三、 定义法

四、 划分法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判断

第一节判断的概述

一、 什么是判断

二、 判断的特征

三、 判断、命题与语句

四、 判断的种类

第二节性质判断

一、 什么是性质判断

二、 性质判断的种类

三、 如何断定性质判断的真假

四、 同一素材的AEIO判断之间的真假推断关系

五、 性质判断中主、谓项的周延性

六、 如何运用性质判断

第三节关系判断

一、 什么是关系判断

二、 关系的对称性和传递性

三、 如何运用关系判断

第四节模态判断

一、 什么是模态判断

二、 模态判断的种类及其关系

三、 如何运用模态判断

第五节规范判断

一、 什么是规范判断

二、 规范判断的种类及其关系

三、 如何运用规范判断

第六节联言判断

一、 什么是联言判断

二、 联言判断的真假判定

三、 联言判断的语言形式及应用

第七节选言判断

一、 什么是选言判断

二、 选言判断的种类及其真假判定

三、 选言判断的语言形式及应用

第八节假言判断

一、 什么是假言判断

二、 假言判断的种类及其真假判定

三、 假言判断的语言形式及应用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推理

第一节推理的概述

一、 什么是推理

二、 推理的组成及语言形式

三、 推理的种类

第二节直接推理

一、 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二、 换质法直接推理

三、 换位法直接推理

第三节三段论

一、 什么是三段论

二、 三段论的组成

三、 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条件

四、 三段论的公理

五、 三段论推理的一般规则

六、 各格的特殊规则

七、 三段论的式

八、 三段论的省略式

第四节复合判断推理

一、 联言推理

二、 选言推理

三、 假言推理

四、 二难推理

第五节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一、 完全归纳推理

二、 不完全归纳推理

三、 求因果联系法

四、 类比推理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第一节同一律

一、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二、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

第二节矛盾律

一、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二、 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

第三节排中律

一、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二、 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论证

第一节论证的概述

一、 什么是论证

二、 论证的组成

三、 论证的种类

第二节论证的方法

一、 三段论证法

二、 假言证法

三、 完全归纳证法

四、 反证法

五、 选言证法

第三节论证规则

一、 论题必须清楚、明确

二、 论题必须保持同一

三、 论据必须真实、充分

四、 论据不得使用未经证实的判断

五、 论据不得依赖论题

六、 由论据必须能推出论题

第四节反驳及其方法

一、 什么是反驳

二、 反驳的组成

三、 反驳的类型

四、 反驳的方法

第五节谬误

一、 语词歧义

二、 总合谬误

三、 分称谬误

四、 偶然关联

五、 因果倒置

六、 特例谬误

七、 同语反诉

八、 稻草人谬误

九、 以人为据

十、 诉诸众人

十一、 诉诸怜悯

十二、 诉诸权威

十三、 诉诸无知

十四、 双重标准

思考与练习

语法编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语素的分类和运用

第一节语素的分类

一、 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二、 实语素和虚语素

第二节语素的运用

一、 语素、音节、字、词

二、 语素构成词的方法

三、 防止违反构词法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词的分类和运用

第一节实词的类别和运用

一、 名词、动词、形容词

二、 数词、量词

三、 代词

四、 副词

五、 助动词(或“能愿动词”)

第二节虚词的类别和运用

一、 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二、 叹词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词组的分类和运用

第一节词组的构成和类别

一、 词组的构成

二、 词组的类别

第二节词组的多义和歧义

一、 多义词组类型举例

二、 歧义现象的排除方法

第三节复杂词组和层次分析

一、

逻辑·语法·修辞(第2版)是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衍华。

得书感谢您对《逻辑·语法·修辞(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英语语法的认知原理 电子书
本书采取思维成果如何变为语言形式、语言形式如何由简到繁这样的推进模式,试图帮助读者建立一个关于英语语法的总体概念。每一章主题都是一个由动词派生而来的名词,每一章标题下都用一句话概括核心要义,并在每一章最后归纳该章内容要点,各章内容彼此衔接。
大学实用英语语法 电子书
本书稿内容以系统性、连贯性和实用性为指导原则,涵盖大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的基本语法规则;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真题中常见的语法知识点,包括词法、句法和语法规则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形式多样的配套练习。
实用英语语法教程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名词、冠词和数词、形容词和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动词、独立主格结构、基本句型和句子种类等。
公共关系的文化想象:身份、仪式与修辞 电子书
本书从公共关系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理论梳理入手,尝试寻找两者的接合点,进而提出公关的三个主要文化属性:公关参与主体的身份与权力;公关行为中的情感互动;“符号-意义”的象征性表达体系。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公共关系实践具有被主导范式忽视的行为的“象征性表达”的文化属性,公关文化分析就是针对公关文化属性展开的研究。这一分析路径主要关注情境、仪式、身份、情感、社会关系,以及话语、叙事、修辞、隐喻等文化变量在公关
夸张修辞格的历史发展和审美特色 电子书
夸张是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修辞格。自古以来,夸张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体中被广为运用,不断得到发展,展现出显著的审美特色。本书作了如下的探寻:最早的夸张在何处?展现了何样的美?各个历史时期夸张的发展情形怎样?审美上有何特色?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及辞赋中的夸张如何?各有什么样的审美特色?现代的夸张是什么样的?展现了什么样的美?让我们沿着本书的梳理与探讨,领略夸张的发展历程,感受夸张的审美奥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