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外交官”职业起源、发展的学术研究著作,为今后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了基础。

内容简介

近代从事西式外交的官员产生于科举的道路,他们是如何“适应”外交这种全新的“职业”的?如何理解清朝外交机构的运作方式与特点?作者从清代档案中钩稽总理衙门、外务部及驻外官员的履历资料,考察其出身、选任、升迁、去向、群体演进等系列问题,构建并展现出晚清外交人员从起源、发展到所谓“职业化”外交官群体形成的全过程。“外交官”是一个研究薄弱的群体,本书的研究为今后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了基础。

作者简介

作者李文杰,1982年出生于湖北汉川,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2011年至今,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的教学研究。近期的研究论题包括:晚清政治制度史、近代国债、英属印度与中国关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 言

上篇 总理衙门时期(1861-1901)

第1章 制度的渊源

第2章 总理衙门大臣

第3章 总理衙门章京

第4章 总理衙门翻译官与吏员

第5章 驻外公使(上)

第6章 驻外外交人员(上)

下篇 外务部时期(1901-1911)

第7章 外务部设置与外交改革

第8章 外务部官员

第9章 驻外公使(下)

第10章 驻外外交人员(下)

结 论

征引文献

后 记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是2017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李文杰。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陈寅恪和赫尔德两人为重点关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外思想与学术发展,特别注重中国近代人文学术的世界背景。
“再造藩邦”之师:万历抗倭援朝明军将士群体研究 电子书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是近世东亚中日韩三国间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一场战争,影响深远。
美国的故事 电子书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房龙撰写的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经纬的书。
我的情结 电子书
本书记录了傅志寰同志的求学之路、社会经历、管理实践和记忆随想。
西藏的阿里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北线“无人区”;西藏的风格;去日土,看岩画;古格怀古;神山和圣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