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全面勾勒出我国普惠金融创新的面貌。
内容简介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普惠金融已经演变成一个复杂的金融生态体系,不仅包括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而且包括金融消费者、金融服务提供者等不同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商业性金融机构,而且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不仅包括提供基本金融服务的机构(银行、保险等),而且包括为这些机构提供各种服务,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效率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等等。由李扬、叶蓁蓁主编的《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8)》以不同类型的机构为主线,从金融功能角度全面介绍各类机构在相关领域的实践,勾勒出我国普惠金融创新的全貌。
作者简介
编者曾刚,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货币金融理论、银行理论与实践。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生态体系不断完善,普惠金融创新加速
第1章 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关键要素
1.1 普惠金融的定义
1.2 普惠金融的关键要素
1.3 普惠金融的生态体系
1.4 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原则
第2章 普惠金融的实践
2.1 普惠金融的国际实践
2.2 中国普惠金融实践
第3章 银行业的普惠金融创新
3.1 银行业与普惠金融
3.2 监管政策引导
3.3 普惠金融组织架构创新
3.4 网点渠道的创新
3.5 个人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3.6 小微企业普惠金融产品创新
3.7 “三农”普惠金融产品创新
第4章 新型金融机构
4.1 村镇银行
4.2 小额贷款公司
4.3 消费金融公司
第5章 保险、融资担保与普惠金融创新
5.1 农业保险
5.2 小额保险
5.3 担保与普惠金融创新
第6章 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
6.1 数字普惠金融的兴起
6.2 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
6.3 互联网支付与普惠金融
6.4 网络小额信贷
6.5 P2P网络贷款
6.6 互联网财富管理
6.7 互联网保险
6.8 互联网股权众筹
6.9 基于金融科技的开放式借贷服务平台
第7章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普惠金融创新
7.1 支付基础设施建设
7.2 信用基础设置建设
7.3 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
第8章 普惠金融的政策体系
8.1 G20发展普惠金融政策框架
8.2 中国普惠金融的政策框架
8.3 货币、信贷支持政策
8.4 财税支持政策
8.5 我国普惠金融政策体系的特点
第9章 普惠金融的监管与消费者保护
9.1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框架
9.2 次贷危机之后的金融消费者保护
9.3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建设
9.4 普惠金融与消费者保护
9.5 我国消费者保护存在的问题
9.6 加强普惠金融发展中的消费者保护
参考文献
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8)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何炜。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8)》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