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书中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回忆,阿列克谢耶维奇对战争细节的真实还原,给人带来巨大震撼。
内容简介
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很快,阿富汗各派游击队逐渐结成联盟,同入侵者和阿富汗政府军展开了游击战争。正如这本书所描述的,不管在什么地方,战争的本质都一样:残忍,丑恶,摧残人性。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些娃娃兵的母亲,尤其是当娃娃被装到锌皮棺材里运回家时,母亲们在墓地里讲述着儿子们的事,就好像他们还活着。书中对战争细节的真实还原,带来震撼人心的阅读感受,堪称20世纪文学经典作品。
阿列克谢耶维奇真实而长久地记录着她那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同胞们的生活经历,她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那些士兵们所面对的战争是什么样的,也揭露了强加到人民头上、扭曲人性的暴行。庄重大气的文笔,清晰地传达出他们的激情与悲伤。
作者简介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 历史上重大的事件。著有《二手时间》《战争中没有女性》《锌制男孩》《切尔诺贝利的祭祷》等。
曾获得包括瑞典笔会奖、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在内的多项大奖。2013年和2014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入围最终决选名单,2015年获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我再也不愿写战争了
我已置身于真正的战场上
我们彼此太贴近了,任何人都休想逃避
第一天
作者的话
“谁第一个开枪,谁就能活下来”
“阿富汗治好了我轻信一切的病”
“人们在那边靠仇恨生存”
“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
“我们好像已经是死人了”
“我们在忏悔”
“为什么逼我回忆”
“这里造就的都是扭曲的人”
“我感到羞耻”
“我的小太阳”
“如今我什么也不信了”
“忘掉你曾有过两条腿”
“人死的时候完全不像电影里那样”
“你们不要叫我儿子的名字”
“我把自己的一生全忘了”
第二天
作者的话
“杀人就是为了能回家”
“我仍然在哭泣”
“我不愿意当政治错误的牺牲品”
“活着回家”
“我在等他回来”
“我想像个正常人一样活下去”
“我在那边杀过人吗”
“我们出发时从不握手告别”
“他们死的时候不声不响”
“你听见我的声音了吗”
“我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什么人”
“只有完全绝望的人才能说出一切”
“这里的人都不愿意谈起未来”
“人身上能有多少人味”
“您浑身都沾着我儿子的鲜血”
“死亡就是这样”
“我要活着”
第三天
作者的话
“请在坟头上挂块牌子”
“为什么我只能想起可怕的事”
“我梦见的是棺材”
“朝着地雷前进”
“活石头”
“快把我妈妈还给我”
“我想把儿子留在家里”
“也许她还活着”
“我以为所有人都能变得善良”
“难道我能说‘我怀疑’”
“什么是真理”
“为什么我要忍受这么大的痛苦”
“我没有人可以等待了”
“我有眼睛时比现在瞎得更厉害”
“我亲爱的妈妈”
后记
译后记 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纪实文学
锌皮娃娃兵(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是2021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白俄]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得书感谢您对《锌皮娃娃兵(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