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研究史:先秦卷

中国诗歌研究史:先秦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诗歌研究史”丛书,本册全面梳理了20世纪先秦诗歌研究的特征和成就。

内容简介

“中国诗歌研究史”丛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左东岭主编,由李炳海、赵敏俐、钱志熙、吴相洲、王培友、查洪德、左东岭、王小舒、梁庭望等学者共同撰写的学术史著作,共9卷,系统地反思了20世纪各个时期中国先秦诗歌研究、汉代诗歌研究、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隋唐五代诗歌研究、宋代诗歌研究、金元诗歌研究、明代诗歌研究、清代诗歌研究、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的理论方法、学术贡献和经验教训。丛书不仅系统地总结了20世纪中国诗歌研究的优劣得失,而且指出了未来中国诗歌研究的新的增长点,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的学术史著作。

本书立足于新世纪,全面梳理了20世纪先秦诗歌研究的特征和成就。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20世纪前二十年章太炎、刘师培、王国维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第二部分,考察了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胡适、《古史辨》、俞平伯、刘大白、游国恩等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第三部分,考察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姜亮夫、闻一多、刘永济等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第四部分,考察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诗经》和楚辞研究的特征和主要成就;第五部分,考察了20世纪后二十年《诗经》和楚辞研究的特征和主要成就。

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思了20世纪各个时期先秦诗歌研究的成就和局限,对于当下的先秦诗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李炳海(1946—),吉林龙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过《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道家与道家文学》《周代文艺思想概观》等重要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20世纪先秦诗歌研究综论

第一章 20世纪前二十年:旧学新知交织的治诗阶段

第一节 20世纪前二十年治诗的格局及走势

第二节 章太炎:古文经学治诗的历史终结

第三节 刘师培:贯通经史子集的诗学新兆

第四节 王国维:开创现代治诗理论的先驱

第二章 20世纪20年代:现代治诗范式确立之际的奔突探索

第一节 后经学初期:治诗的总体样态及走势

第二节 梁启超、胡适:开创说诗新风的学府导师

第三节 《古史辨》:一个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

第四节 俞平伯、刘大白:现代治诗范式的雏型

第五节 游国恩:醇正儒雅型现代治骚范式的确立

第三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治诗范式的确立

第一节 多个流派并存和40年代的转向

第二节 姜亮夫:宏通博放的治骚风格

第三节 闻一多:剖石取玉、龙颔探珠式的治诗历程

第四节 刘永济:《屈赋通笺》的律宗法门

第四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学治诗的定型期

第一节 粗糙与精细:社会学治诗的两种样态

第二节 训诂考据与文献整理:绕行于社会学的治诗理路

第三节 神话诗学:社会学治诗的旁枝别流

第五章 20世纪后二十年:先秦诗歌研究的复兴

第一节 鱼龙曼延:学术大潮中的浮游与沉潜

第二节 集大成之作:先秦诗歌研究的历史总结

第三节 标志性成果:治诗解骚的创新型精品

中国诗歌研究史:先秦卷是202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炳海。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诗歌研究史:先秦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诗歌研究(第十七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第十七辑。
泰戈尔精品集·诗歌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的抒情诗《目光》《黎明盛会》《爱情的加冕》,叙事诗《婆罗门》《礼佛的宫女》《幽会》,歌词《清泉》《雨季》《流云的游伴》等诗歌作品,读者能够从中领略泰戈尔诗歌的优美、流畅、颇富哲理的艺术特点,接受美的熏陶。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先秦卷 电子书
梁启超对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的评述。
蒲宁文集 诗歌 散文 游记卷 电子书
本书共收录诗歌一百四十首,散文十八篇,游记六篇。蒲宁的诗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咏景诗,吟咏俄罗斯四季的美景;一类是感怀诗,抒发哲理感慨,意象悠远,深婉含蓄,发人遐思。一类是爱情诗,此类诗在其诗歌创作中所占比例微小,仅数十首。这些诗歌是蒲宁创作中当之无愧的璀璨明珠。蒲宁的散文在他同时代人中一直被视为楷模,他的散文细节真实,富有韵律感与节奏感,即便描写自然也绝不脱离人的生活流程。他能将诗、画与散文熔为一
郭祥正诗歌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北宋诗人郭祥正留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勾勒郭祥正徘徊于“仕”“隐”两端的行藏轨迹,以期在有宋一代士风演进嬗变的大背景下解读郭祥正独特个性及其放旷诗风的形成原因。而后,本书从内容、体裁、意象、章法、风格等多个方面描摹郭祥正诗的本来风貌,在解读其诗歌艺术性的同时,也将这些诗歌用作对郭祥正心路历程的注解,以此来展现诗人以诗传心曲、爱诗如生命的美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