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第7辑)

中国美学(第7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七辑。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

本书为第7辑,设有“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生成机制研究”“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中国现代美学研究”“中日韩美学交流”“中西美学比较研究”“北京审美文化研究”八个栏目。

作者简介

编者邹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主任兼任政法学院哲学美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美学理论和中国美学研究,著有《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重版)、《流变之美:美学理论的探索与重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重版)、《中国美学原点解析》(中华书局2004年重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编委会

主编的话

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生成机制研究概论

各擅其美

汉画“书画合璧”的艺术表现方法及其对中国美术的影响

论《抱朴子·外篇》“逆向”的人物风尚批评观

论《少年行》与盛唐审美风尚

情商视域下《三国演义》艺术形象的审美意蕴

“浩然之气”:二程理学境界的美学气象

曹雪芹诗学观与康雍乾诗坛的唐宋之争

郑板桥的词学思想

梦想、拼搏、感悟:我的大学

论穆旦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第六代”电影的纪实风格

当代文学创意的跨媒介发展批判

短歌的诗学:并行与移行

以美学的视角看日德交涉史

文艺批评史写作方法与日本明治时期的文艺批评概观

从“海螺姑娘”到“田螺姑娘”

今敏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

康定斯基与梅兰芳戏剧艺术的美学比较

中西比较视域下《诗经》阐释体系初探

文化轮动:清代北京审美文化的形成

中国美学(第7辑)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邹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美学(第7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学基本 电子书
本书从美的事实即美的现象出发,以美学基本问题即美的本质的探讨为支点,结合对美的现象及其实现、欣赏过程的分析,明确了美的本质的客观表述,并以此推导出相应的美的主要规则,其中包括美的泛美事实、(多维动态)镜像结构、谨慎执中、流动实现、梯级特征、异类可比、目标导引、区分呈现、严格边界等规则;通过对美及其形式来源、演化过程分析,明确了适度效用、限度模仿、符号演化等规则。在此基础上演绎出美的数学表达形式及量
美学导论 电子书
美国著名哲学家、分析美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迪基,他所亲自撰写的《美学导论:一种分析美学路径》,既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史,又从理论的高度阐发了当代美学的最新问题,从而形成了分析美学的基本架构,并为美学的读者提供了一本经典的入门之作。这本导论作为分析美学导论当中的重要文本之一,对于历史上的“美的理论”、“审美态度”、“元批评”、“艺术理论”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历史梳理,并对于“艺术惯例论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三编,第一编“早期:希腊美学思想形成时期”;第二编“中期古典时代:希腊美学思想鼎盛时期”;第三编“晚期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希腊化和罗马美学思想衰落时期”。
东亚佛学评论(第4辑) 电子书
本书分为法藏研究、华严宗研究、书评3个栏目,收录《论法藏思想中觉与不觉之相生关系:以中若干章节为中心》《昙迁与敦煌写本羽333V》《法藏法界观的构造》等文章。
北大佛学(第1辑) 电子书
《北大佛学》由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办,内容涉及与佛教研究相关的哲学、历史、艺术、宗派、人物等诸多方面,是综合性的佛教研究学术集刊。本辑为创刊号,以近代佛教大师太虚为研究对象,从太虚事迹考证、太虚佛学思想、太虚手札选录、太虚海外演讲翻译等方面展开研究。全书分为“史海钩沉”“思想发明”“档案解密”“海外撷英”“方法评议”“学术动态”等六个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