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以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黄村作为田野地点,以离农这一在乡土社会普遍发生的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了在现代性拓殖背景下黄村学生离农意识的生成与发展问题。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传统乡土社会的价值坚守逐渐走向边缘化甚至瓦解,现代社会的价值逐渐被生活在乡土中的人们接受。本书以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黄村为田野地点,以“离农”这一在乡土社会普遍发生的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了在现代性拓殖背景下黄村学生“离农”意识的生成与发展问题。书中主要尝试解答两个问题:一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二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具有怎样的特性,以及其对黄村学生的乡土或城市社会生活产生何种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赵忠平,现任职于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15年毕业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获农村教育学方向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评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长期从事农村教育方面的研究,在《教师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课程·教材·教法》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
前言
上篇 背景、个案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 文献回顾与评论
三 理论依据
四 研究内容与核心概念
五 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说明
第二章 黄村的环境、教育与学生
一 一幅素描画:发现黄村
二 画中人物:历史与现实中的黄村学生
三 不同的视角:作为对象与主体的黄村学生
中篇 大传统与小传统:黄村社会与教育的现实生态
第三章 家庭作为初级群体的异变
一 家庭的构成:核心家庭、土地及家庭声誉
二 家庭内部关系:家长威权与个体化
三 作为初级经济群体:家庭的生产与消费
四 作为初级礼仪群体:当前的仪式与节日
五 作为初级教育群体: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第四章 嵌入的乡校与离农的教育
一 情景回顾:文字的“下乡”与“上移”
二 农村学校:乡村嵌入与乡村隔离
三 学校教育:离农取向与污名方式
四 现实的聒噪:学校成功学与陪读风潮
第五章 走向开放但凋敝的黄村社区
一 经济形式:劳务输出与本地生产
二 政治秩序:村庄精英与村庄治理
三 社会关系:宗族、社会网络与外部世界联系
四 文化生活:集体活动与文化中心
下篇 污名化与去污名化:黄村学生离农意识的社会建构
第六章 现代性拓殖与乡土社会污名化
一 社会比较:一个关键概念
二 乡土污名:城市作为优势范畴
三 污名自认:乡村作为弱势一方
四 印象黄村:污名化的刻板印象
第七章 去污名化与离农意识建构
一 去污名化:何以可能?
二 去污名化:主体与路径
三 学生作为对象:教育离农的外在动力学
四 学生作为主体:教育离农的心理动力学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村庄里的陌生人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赵忠平。
得书感谢您对《村庄里的陌生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