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儒家的境界

内圣外王——儒家的境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介绍儒家思想的通俗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影响,重点在先秦孔孟思想至宋明理学的儒家精神传统。

作者简介

作者李翔海,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名单

总序

洙泗源流

孔子与儒学的创立

一、孔子生平大略

二、“仁”的标举与儒学的创立

第一期儒学:学理规模的确立与制度化的建构

一、孟子与荀子对孔子思想的拓展

二、儒学的尊崇与制度的建构

宋明理学:儒学的精致化与影响的国际化

一、儒家形上智慧的显发

二、儒学影响的国际化

现代儒学:困顿、复苏与走向世界

一、西学东渐与现代新儒家的兴起

二、源起洙泗,走向世界

仁的豁显

仁者爱人

一、自爱与爱他

二、仁乃爱之情

为仁由己爱有差等

一、为仁由己

二、等差之爱

人禽之辨

人性本善

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二、四端之心

三、在孟子与荀子之间

恺悌君子

一、成圣成贤的人生追求

二、内省外观的修养方法

为仁之方

一、忠恕之道

二、从“外在行仁”到“由仁义行”

义利之辨

义以为上的精神追求

一、反对见利忘义

二、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

三、反对“以义求利”,接受“因义得利”

四、在特殊情况下则牺牲利益而成就道义

五、儒家“义利之辨”辨正

理欲之辨

一、传统儒家关于“理欲”关系的基本主张

二、杨朱的“纵欲论”与佛教“灭绝贪欲论”

三、宋明理学的“理欲之辨”

修齐治平

修身为本

一、三纲八目

二、修身:成己成人的中心环节

为政以德

一、子帅以正

二、以礼为纲,以法为辅

天下为公

一、悦近来远

二、大同之世

普遍和谐

和而不同

一、和同之辨

二、和谐化辩证法

仁者与万物为一体

一、内在的人文主义

二、恩及禽兽,泽被草木

安身立命

孝的根本精神与尽孝的基本途径

一、孝的历史命运

二、报本反始:孝的根本精神

三、尽孝的基本途径

孝与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

一、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的三个具体面相

二、儒家安身立命之道的基本特质与历史影响

内圣外王——儒家的境界是201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翔海。

得书感谢您对《内圣外王——儒家的境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论集体主义的历史谱系: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型构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儒家文化的理论视野,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集体主义的历史谱系,追问集体主义的“问题化历史”,具体阐述了集体主义的原始起源、逻辑形成、历史构象、文化表征、教化方式、近代型变和论域延展等问题,较为完整地阐释了传统社会“个体与集体”的理论型构与内在关系,有力回应了集体主义的历史不在场观点,巧妙驳斥了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不讲个体利益的片面观点。
中庸原论:儒家情感形上学之创发与潜变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论证了儒学内化发展中的《中庸》哲学思想。本书认为,孔子的心性之学包括两个部分,即“心学”与“情学”。儒学内化就是道德情感与良知之心内化为天命之性,成为道德实践的内在本体和形上根据。宋明时期,孔子的“心学”得到充分发展,朱子是孔子“心学”之认知派,陆王是孔子“心学”之良知派,孔子的“情学”却隐而不彰。直到明末,刘蕺山才重新认识到道德情感的重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复归了思孟学派心性隋为一的义理
幸福的勇气 电子书
适读人群 :热爱思考寻求改变、生活压力大、感到脆弱和自卑的年轻读者   人活着是为了获得幸福,但为什么“幸福的人”却很少?   日常生活中究竟要如何实践阿德勒的思想?   不存在“命中注定的爱人”吗?   为了幸福,人人都必须做出的“人生大的选择”究竟什么?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吗?   如果您也像故事中的青年一样,对于阿德勒思想这不切实际的“鸡汤”充满怀疑。   《幸福的勇气》就有您需要的答案。   亚洲总计销量超350万册的“勇气两部曲”完结篇、《被讨厌的勇气》正统续作——《幸福的勇气》隆重上市!   蔡康永、樊登、张沛超、胡慎之、动机在杭州联袂推荐!   阿德勒思想不是容易践行的学问,真正的考验是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性的尊重 电子书
一本关于爱、性和尊重的书。
前方的路 电子书
本书为阮一峰博客文集,囊括了作者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围绕的主题是试图理解这个世界。书中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文学、历史、科技、影视等方面,作者对打动自己的、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字进行摘录,并且在思考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