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图书馆与社会阅读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与社会阅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当下图书馆人关于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的讨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80多年前的图书馆人将图书馆作为改造社会阅读状况、改造社会教育状况乃至于改造社会的主要战场,努力实践救国、富国、强国理想的一种回归。

内容简介

本书还原80多年前中国图书馆史上的一些细节性的人和事,一方面可引起读者的共鸣,对当时图书馆与社会阅读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利于图书馆精神以更为厚重的方式返回当代;另一方面可为图书馆从应该提供社会阅读的道德直觉性转化为制度上的可操作性提供借鉴,利于当下图书馆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实践活动。

作者简介

作者余训培,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05年获“北京大学学术十杰”称号。现投身现代农业创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逸出不等于遗忘

第一章 观念的继承和转变

一、时代背景

二、对旧式藏书楼和藏书楼式图书馆的反思和批判

三、如何实现图书馆转型

第二章 图书馆与社会教育

一、作为社会教育一部分的图书馆教育

二、图书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益关系

三、图书馆与识字运动

第三章 流通图书馆与图书流通事业

一、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

二、什么是流通图书馆及为何要办理流通图书馆

三、怎样办理流通图书馆和图书流通事业

四、如何评价流通图书馆和图书流通事业

第四章 图书馆与阅读指导

一、图书馆为何要实施阅读指导

二、图书馆怎样实施阅读指导

三、图书馆阅读指导对馆员素养的要求

四、书籍净化运动

第五章 图书馆广告与宣传

一、图书馆广告的理论与实践

二、图书馆讲演与图书馆展览

三、图书馆与读书运动及其他

第六章 图书馆与弱势群体及其他

一、图书馆与农民阅读

二、图书馆与妇女阅读

三、图书馆开放时间的调整

第七章 图书馆推行社会阅读的内涵及意义

一、重续平等的精神链条

二、为了借鉴也为了纪念

附录 部分代表人物简介(按首字母音序排)

参考文献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与社会阅读是2013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余训培。

得书感谢您对《民国时期的图书馆与社会阅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电子书
老题新做,言之有据,新意迭出,无疑将有力推动晚清史与太平天国史研究。
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 电子书
回顾百年来我们走过的从社会革命到社会建设的历程。
社会发展与转型 电子书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理论与问题”部分讨论了增长与发展理论的争论与评判、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现行国际秩序下的南北分裂,以及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政策问题等;“他国案例”部分讨论了东中欧国家在制度转型过程中付出的社会代价、俄罗斯劳动力市场的演变、加拿大医疗体系的优势与问题等;“中国案例”部分聚焦中国社会发展和制度转型的具体领域,如转型过程中消除贫困和人口福祉的变动、医疗制度和教育领域的改革及其变化等问题。
史官、史氏与南宋社会 电子书
本书结合史实,对南宋社会历史进行研究。
明清徽州灾害与社会应对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灾害实态、社会的灾害应对及其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