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法学研究(第一期)

实证法学研究(第一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一期。

内容简介

《实证法学研究》以实证法学研究方法为中心,通过实证研究来反思法学理论,并对法律实践进行理论提炼与实证分析。它填补了法学研究的空白领域,属于法学定量研究等前沿领域。本书是《实证法学研究》第一期,属于创刊号,各位法学研究的权威专家为创刊号进行题词。书中选择了目前司法改革讨论中的执行权分配作为争鸣主题,选择正反两位专家观点形成争鸣。书中还以依法治国与法治评估理论研讨会为中心,收纳了多篇优秀的实证法学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

编者田禾,1956年8月出生于四川成都,江苏灌云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亚洲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法治蓝皮书》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实证法学、刑事法治、政府法治。从事亚洲研究多年,曾多次访问英国、美国、日本和亚洲的大学。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国家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成果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一些重要建议得到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的采纳。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实证法学研究》编委会

【题词】

【发刊词】

实证法学:一种科研方法、一种治学态度

共建中国的实证法学

【争鸣】

论我国民事审执分离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

一 民事审执分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二 民事审执分离体制改革的基础

三 民事审执分离体制改革的可能模式

四 法院外分模式可能面临的困境

五 法院内分模式的优势

论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路径选择

一 问题梳理:执行为什么难

二 理论阐释:审判权与执行权的性质辨析

三 路径选择:审执分离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价值取向

结语 回到四中全会《决定》上来

【论文】

从法治评估到评估法学:以地方法治指数为例

一 法治评估中的地方法治评估

二 地方法治指数及其实现

三 评估法学后的地方法治指数创新

四 余论

论政府信息公开争议的焦点与对策

一 研究对象选定

二 争议的分布图景

三 争议的逻辑定位

四 争议的解决对策:法律适用为主、法律修改为辅

五 结语

构建透明高效市场综合监管体系的实践与展望

一 市场综合监管改革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二 上海市场综合监管改革的理念思路

三 上海市场综合监管的经验创新

四 市场综合监管改革的展望与努力方向

司法责任制下新型审判团队构建研究

一 审判团队组建的实践演进

二 组建审判团队的考量因素

三 组建审判团队的原则定位

四 组建审判团队的模式选择

实证法学研究成果的社会传播

一 实证研究的选题标准和新闻选题标准趋同

二 问题导向的实证研究选题更容易被媒体关注

三 发挥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可拓展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四 实证法学研究成果的传播技巧

关于执行工作考核指标的思考

一 何为实际执结率

二 实际执结率的历史价值

三 实际执结率不能作为执行工作的考核指标

四 用结案不合格率替代实际执结率

结语

依法治国与法治评估理论研讨会综述(2016)

第一单元 实证研究、法治评估的理论探索

第二单元 实证研究、法治评估的方法创新

第三单元 法治政府建设与第三方评估

第四单元 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与第三方评估

【指标】

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

序言

一 指标体系的制定背景

二 指标体系设定的基本原则

三 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四 数据来源

五 指标体系相关问题廓清

结语

附:“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

【附录】

【编者手记】

实证法学研究(第一期)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田禾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实证法学研究(第一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十一辑) 电子书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世虹教授。
家事法研究(2020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20年卷。
说书人与梦工厂 电子书
关于网络文学的社会学探讨,网文江湖的“百晓生”。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辑):古代法律碑刻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辑,以古代法律碑刻为专题。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三辑):敦煌、吐鲁番汉文法律文献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三辑,以敦煌、吐鲁番汉文法律文献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