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潜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层秩序与生活世界(鸣沙系列)

帝国潜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层秩序与生活世界(鸣沙系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书力求通过具体而微的个案,从细节处揭示清代前期天主教的本土化与底层社会的普遍联系过程。

内容简介

明代中期传入的天主教,由于与早期全球化紧密联系,不仅展现了中国卷入世界体系的特点,而且反映了中国社会应对全球化与西方文明的早期方式。

本书尝试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中西档案文献,对清代前期天主教信仰世界进行深度考察,涉及历史记忆、民族主义、社会网络、性别意识、书籍传播、时间文化、医疗仪式、空间改易等主题。

作者简介

作者张先清,现任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特聘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考古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人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与中西文明对话、海洋人类学、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东南族群文化等。著有《官府、宗族与天主教:17-19世纪福安乡村教会的历史叙事》《小历史: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帝国、边缘性与历史现场

一 纠纷:尤氏叔侄的不平事

二 逃犯:地方社会与世界体系

三 文本:细节与现场

第一章 1692年容教诏令:一份康熙谕旨及其历史记忆

一 康熙前期的政教关系

二 杭州教案与容教诏令的出台

三 诏令颁布的原因

四 容教诏令的反响

五 余音

第二章 传教士与民族主义:1774~1784年北京天主教团体的权力交替

一 前奏

二 教权之争

三 产业之争

四 妥协的结局

第三章 家族、乡邻与职场:清前期天主教徒的社会人际网络

一 家族

二 乡邻

三 职场

第四章 礼教与习教:清前期的女性天主教徒

一 半边天

二 身份、阶层与皈依

三 礼教与习教

四 圣母、救赎与虔修

第五章 刊书传教:清代禁教期天主教经卷在民间社会的流传

一 禁教案所见经卷流传情况

二 经卷的种类

三 经卷的流通渠道

四 经卷与清代禁教期天主教的本土化

第六章 聚众诵经:清前期天主教会的集体信仰形式

一 聚众诵经与日常宗教生活

二 教历、时间与集体信仰

三 仪式、边界与认同感

第七章 鸮鸾不并鸣:清前期天主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

一 “夜聚男女于密室”:令人生疑的“教派”

二 从“白莲教徒”到“天主教徒”

三 乾嘉年间的民间宗教起事对天主教传播的影响

四 传教士“去邪教化”的努力

第八章 疾病的隐喻:清前期天主教传播中的医疗文化

一 抚州女子的故事

二 医疗传教

三 疾病与社会想象

四 仪式对话

第九章 神圣的空间:清前期天主教堂的改易及其象征意义

一 教堂改为官署、公仓

二 教堂改为书院、社学

三 教堂改为祠宇宫庙

四 改易与空间隐喻:一种象征意义解说

结论 本土化、底层社会与共生秩序

重复的历史:再次出场的江南教徒

本土化与帝国治理术

底层社会与共生秩序

参考文献

中西人名对照表

后记

帝国潜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层秩序与生活世界(鸣沙系列)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先清。

得书感谢您对《帝国潜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层秩序与生活世界(鸣沙系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良良的申城之旅(良良的世界系列) 电子书
本书是“良良的世界”书系的第四本,向孩子们深入浅出地展现了良渚王国的统一盛景。
良良的苏南之旅(良良的世界系列) 电子书
“良良的世界”书系之一,揭开了江苏地区良渚文化遗址的冰山一角。
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 电子书
作者近三十年深入研究清代政治与社会的成果。
清代仓储的制度困境与救灾实践 电子书
一部研究清代仓储制度的学术作品。
后沙:记 电子书
“人类大脑记忆存储的容量有多少?”“大脑怎么存储20年前的记忆?”记忆是人们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人们一直需求增长的能力。为了“记忆”,人们学会了“结绳记事”,而后或画或写,“处心积虑”地记下当时发生的事情。《后沙·记》用一个父亲给儿子的书信、一个保姆的日记以及过去人们为了让对方“不忘却”所赠予的某种个人史和日常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