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经济双循环格局下的资产管理行业再定位

2020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经济双循环格局下的资产管理行业再定位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经济双循环格局下的资产管理行业再定位,跟踪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年度晴雨表,洞察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演进的轨迹。

内容简介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研究连续15年权威发布,探讨了在促进中国经济双循环的过程中,资产管理行业如何定位和创新?新行业生态下,新的“大资管”格局如何助力双循环?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行业格局篇之中,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就行业监管、金融科技、个人投资者等领域展开了研究,同时也对现下市场关注的“固收+”“FOF”等产品和策略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机构专题篇关注了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创新之路。

第三部分海外及香港地区资产管理篇重点对美国、欧洲、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资产管理行业做了记录和观察,并就海外养老金投资、监管沙盒等实践做了专题研究,力求从中探寻出可以为正在变革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所参考的经验与心得。

作者简介

作者巴曙松,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

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也多次参加中央决策者主持召开的专家座谈会;巴教授先后在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担任管理职务,是同时熟悉中国金融市场实际业务运作、金融政策制定以及金融理论研究进展的金融学家。

主要著作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年度报告等。巴教授曾获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奖。

章节目录

序言在促进中国经济双循环的过程中,资产管理行业如何定位和创新

第一部分行业格局篇

01 新行业生态下,“大资管”再出发

02 监管图谱:资产管理行业监管脉络逐步清晰

03 金融科技赋能下的资管新业态

04 “固收”策略在国内资产管理市场的应用

05 后资管新规时代资产配置中的 FOF

06 关注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基于不同目标群体的微观分析

07 资产管理机构展业瞻望——基于个人投资者产品认知与机构选择特征的分析

第二部分机构专题篇

08 把握制度和技术机遇,推动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

09 把握转型发展新机遇,银行理财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发展

10 明确定位,内合外联,谱写银行理财新篇章

11 金融业对外开放加速,私人财富管理将迎“鲶鱼

12 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当前机遇与未来十大发展趋势

13 公募基金大踏步“奔三”

14 中国融资类信托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15 私募股权投资专题: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加速分化

第三部分海外及香港地区资产管理篇

16 美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7 欧洲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8 中国香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

19 新加坡资产管理市场发展概况与展望

20 海外养老金市场专题

21 海外资管产品专题

2020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经济双循环格局下的资产管理行业再定位是2020年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作者巴曙松。

得书感谢您对《2020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经济双循环格局下的资产管理行业再定位》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管理结构性减速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电子书
本书深度剖析了企业、居民、政府、金融系统、对外等部门的主要风险,并从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提出了宏观调控建议。
管理结构性减速过程中的金融风险(修订版) 电子书
深度剖析企业、居民、政府、金融系统、对外等部门的主要风险。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及其管理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电子书
系统地整理了国内外关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理论研究成果。
零碳金融:碳中和的发展转型 电子书
聚焦碳中和金融驱动力,结合投融资一线实践,解析转型挑战及机遇,帮助政府、企业、投资者理解新趋势,提供新思路,抢占先机。
赢在IPO注册制下的IPO上市实用指南 电子书
包含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介绍与解读,尤其对北交所的新规进行了专门解释,提供了上市过程中的操作实务,细致的分析和讲解;立足实用主义的工具书,无论是对上市路径有疑问,还是遇到上市中的财务、法律等合规问题,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提供的公司IPO上市100问、有关合规问题的13张自查表,直指企业上市中的核心问题与痛点,让企业管理者轻松通过本书一览企业IPO上市全貌。适合企业家、企业高管、企业实控人及董监高、券商投行等IPO中介机构工作人员、高校金融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