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利性行为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研究:逻辑与现实

营利性行为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研究:逻辑与现实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研究,分析其与公益绩效关系,提出规制建议。

内容简介

该书以在我国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营利性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方法,在明确禁止社会团体营利性行为的前提下,试图从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方式构成(差异化收费、与企业合作、资本市场投资、商业化投资、薪酬市场化等)和营利强度(投资收益比、服务收费比、净资产积累率等)两方面系统考察和分析营利性行为与公益绩效的关系,并基于公益绩效最大化目标就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性行为提出规制建议。公益绩效包括业绩(公益支出)、效率(管理效率、劳动效率、筹资效率)和效果(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服务收入)三个维度。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的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第一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营利性行为趋势综述

第二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规制文献综述

第三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与公益绩效的关系综述

第三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一 资源依赖理论

二 杂交优势理论

三 理性经济人假设

四 光谱理论

五 公益产权理论

六 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

第四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的基本动因

第一节 政府动因

第二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动因

第五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方式与营利强度

第一节 营利方式

第二节 营利强度

第六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的本质及构成

第一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的本质

第二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的构成

第七章 营利性行为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的关系

第一节 样本来源、数据检验与模型选择

第二节 营利性行为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业绩的关系

第三节 营利性行为与民间非营利组织运营效率的关系

第四节 营利性行为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效果的关系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八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的公共政策选择

第一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目标选择

第二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政策选择

第三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经营活动控制政策

第四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政政策选择

第五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选择

第六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政策选择

第七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收益分配制度选择

第八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结构选择

第九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的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后记

营利性行为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研究:逻辑与现实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思强。

得书感谢您对《营利性行为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公益绩效研究:逻辑与现实》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微课版) 电子书
1.名校名师:本书由上海财经大学赵建勇老师编写而成。赵老师教授政府会计多年,教学经验,且为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赵老师此前曾在人大出版《政府会计》到第四版,本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更新。2.内容最新且覆盖全面:本教材以现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和制度为依据,紧跟政策的发展变化,全面介绍我国现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实务处理。3.表现形式新颖:针对主要知识点,设计微课视频,并以二维码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二版) 电子书
全书按照最新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编写,分四篇共十七章,全面、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实务,同时列示了大量的账务处理表格和实例。教材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选择题和练习题,可供教学、自学、培训使用。本次再版结合了2022年11月我国财政部国库司印发的新《财政总会计制度》,已知该准则的颁布会影响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政府会计类教材内容修订,因此早日出版新版教材对占据市场、推广用
民间借贷与乡村经济社会研究 电子书
本书拟对近代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民间借贷进行综合考察,以期认清民间借贷在民族地区乡村中的本来面目及其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为推进对该领域的研究尽微薄之力。
河南共享发展:现实与未来 电子书
河南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共享发展新理念。本书围绕河南“一个资源”、“两个一流”、“三大提升”、“四个强省”、“六个着力”和“七大国家战略”,重点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提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河南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八个方面阐述了河南实现共享发展的主要途径,助力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梦,托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