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者讲述自己祖父剧作家夏衍先生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讲述自己祖父——中共老党员、白区地下工作者、剧作家、左翼文化运动领导者、一九四九年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长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的故事。这些故事包括夏衍在周恩来领导的白区工作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尤其在对左翼文化人的宣传、统战上,更是成果卓著。
作者对这位有着辉煌革命历史也有被批判关押多年惨痛经历的老一代革命者,除了深厚的亲情外也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她用自己观察到的大量细节,呈现出了一位有原则、有才华、有个性、有魅力的革命政治家形象。
出于作者自身的专业范围和兴趣,她接触更多的是祖父在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例如所谓“二流堂”的艺术家们,对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群,作者的描述生动而传神。
本书所述虽然是一个家庭里女孩子眼中看到的种种情景,但由于所涉及人物本身的特殊性,她的所见所闻仍然包含了一定的历史价值。
作者简介
沈 芸
浙江杭州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理论专业毕业,曾任《当代电影》杂志编辑,二〇〇〇年调至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从事学术研究,主攻研究方向为电影产业与市场、电影史和电影导演,同时从事“夏衍研究”及文史研究。著有《中国电影产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新概念学生素质教育丛书:中外电影》(上海画报出版社)《中国城乡电影市场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参编丛书有《90 年代的“第五代”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夏衍全集·书信日记卷》(浙江文艺出版社)并主编《老上海电影画报》(四十卷)及《老上海电影画报续编》(二十八卷)(天津古籍出版社)。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壹
其实,他还是留在了自己的岁月里
五十岁以后的“华盖运”
从整风到入狱
隐蔽战线的统战
“请恕我执拗”
附录 我的家史
祖父与隐蔽战线
一九四九年,他穿上了戎装——夏衍自述中的上海解放
引子
与陈老总在一起的日子
文人之笔胜于武人之剑——夏衍的戏剧抗战
风云变幻的上海
沦陷之后的离别
身在南国,心向江南
重庆的雾季公演
爷爷的《上海屋檐下》
史料·回忆·研究——从《夏衍生平年表》谈起
贰
一九七五,那一年的夏天
爷爷的四合院
南竹竿胡同113号
朝内北小街46号
大六部口街14号
爷爷在上海的“家”
爷爷、猫、我们的老院儿和“年”
老派
一猫一传奇
月饼
香椿
爷爷的手稿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夏衍书信中的一些人和事
对编选信件的考虑和处理
访问印度时间的考订
关于谈郭老的一封信
关于早期共产党员杨度
“损目折肢”后的人生
收藏与捐赠
“人是要有些爱好的”——作为收藏家的夏衍和他的邮票
爷爷与“纳兰性德手札长卷”
叁
老友记——《罗孚友朋书札辑》中的一些记忆
食客们的“二流堂”
“二流堂”的阿姨们
两代人的“战争”与和平——回忆李子云阿姨
“普通人里的传奇”——记张姨
“我的耳朵小,这样的人命苦”
活脱一个邓波儿的拷贝
“旧社会”的故事
她一定不愿再扮演如此角色
她每一次都挣扎着回来
命运会改变,而人不会变
两位老人家:爷爷与荒煤
“浓墨重彩、酣畅淋漓”——记谢晋
记住“胡健”这个名字
六部口街14号的来访者
一
二
三
非虚构场景
我的奶奶
天上人间
后记
一个人和一群人是2019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沈芸。
得书感谢您对《一个人和一群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