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估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估》几乎涵盖了问卷设计的所有问题。比如它具体论述了如何起草调查问题并在经验的层面上加以评估,如何在撰写问题时选择合适的措辞,如何选择问题的格式,等等。该书专门用了两章的篇幅论述了如何撰写用来收集事实资料的问题以及如何撰写用来测量主观状态的问题。书中一一列举了“好的”和“坏的”调查问题的实例,并解释了“坏的”调查问题何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有缺陷的答案。书中还讲解了如何对问卷问题进行评估,如何对问题理解和管理上的一致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该书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和调查工作者进行问卷设计的一本实用价值很大的案头参考书。此外,该书也可以帮助调查数据的使用者来正确地评估有关调查数据。

内容简介

设计好的调查问卷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专业活动,有的学者的终身成就不过是设计了一份高质量的、广为使用的调查问卷。

美國著名調查研究方法專家福勒在這本十多萬字的小册子中,試圖從專業的角度系統地回答問卷設計的所有問題:

什么是一份好的調查問卷,什么是一個好的調查問題?

如何起草调查问题并在经验的层面上加以评估?

如何在撰写问题时选择合适的措辞,以及如何选择问题的格式?

如何撰写用来收集事实资料的问题,以及如何撰写用来测量主观状态的问题?

什么是“好的”和“坏的”调查问题,以及“坏的”调查问题何以导致了有缺陷的答案?如何对问卷问题进行评估?

對社會科學的研究者和調查工作者而言,本書是非常值得反復閱讀的案頭工具書。

作者简介

弗洛德·J.福勒(Floyd J.Fowler,Jr.) 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社会心理学博士。自1971年以来为马萨诸塞一波士顿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并任该中心主任长达14年之久。福勒博士曾在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调查方法7年,目前是达特茅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他参与了许多调查项目,涵盖了一系列广泛的学科领域,如犯罪、健康、住房、交通、政府服务和宗教等。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调查研究的误差来源。他最近出版的著作探讨了如何降低与访员有关的误差以及改进调查问题的设计和评估。其主要著作包括:《标准化调查访问》(Standardized Survey Interviewing,与T.W.Mangione合作)、《调查研究方法》(Survey Research Methods,3rd ed.)等。

章节目录

1 作为测量的问题:概述

什么是好问题

影响测量的“问与答”特征

问题的评估

本书的构架

2 设计问题来收集事实资料

问题的目标

概念和术语的界定

知道答案与记得答案

答案的形式

减少社会想望对答案的影响

结论

3 用来测量主观状态的问题

对人、地、事的描述和评估

测量对观点的回答

测量知识

多项目测量

有关主观状态答案的相对性

结论

4 设计好的调查工具的一般原则

问什么问题

问题的措词

调查问卷的格式

培训受访者

结论

5 问题的预调查评估

专题小组讨论

深度个人访谈

田野预调查

在自填式问卷中调整预调查策略

列表回答

结论

6 评估调查问题的效度

研究相关的类型

用记录来验证

比较替代问题的形式

用一致性作为效度指标

结论

7 问题设计和评估:回顾与结论

有关事实的问题

测量主观状态

测试问题

评估问题的效度

结论

附录

附录A 常见测量的维度

附录B 常见协变量测量

附录C 关于开放式问题

附录D 达成标准化访谈

参考文献

索引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估是2010年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福勒。

得书感谢您对《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效能评估与提升研究 电子书
对中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效能情况的关注不够,不利于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本的有效利用与价值提升。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效能评估与提升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对研究工具与方法进行创新与应用,通过对客观数据的验证得出科学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对应提升机制。
R语言与社会科学调查数据分析 电子书
作者运用R语言,分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涵盖了初级的描述性统计、简单的回归模型、中阶的广义线性回归、二值型回归、泊松回归模型、高阶的匹配模型、主成分分析、机器学习等内容。本书通过可复制的代码、模型原理解读和丰富的图表,展现了如何将R语言应用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社会工作助力社会治理:基于北京等地的调查 电子书
基于对北京等地实地调研获得的资料、数据,重点探讨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的得失。
人口迁移与族群交往:内蒙古赤峰调查 电子书
本书系统梳理了族群关系、人口迁移两大领域的研究文献,介绍了研究理论框架、分析模型和方法设计以及内蒙古赤峰地区的人口迁移史,并在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检验了分析模型,对蒙汉居民的经济活动、迁移经历、收入与消费、语言使用、居住格局、社会交往、族际通婚等分专题进行讨论。在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开展的这次大规模抽样户访问卷调查,是社会学者对我国族群关系开展实证性研究的一次尝试。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1):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 电子书
深入研究了卡车司机这个特殊群体,使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和关爱,并且理解尊重他们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