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版本研究(精)

礼记版本研究(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经典著作版本的系统梳理。考证翔实,论述充分。

内容简介

《礼记》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自成书以来,在中国经学、礼学和文献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自唐开成石经以来至清代,经书版本流传极为复杂。

本书系王锷教授校勘《礼记》过程中所著文章结集,涉及由宋至清《礼记》重要版本十馀种,基本上涵盖了《礼记》流传过程中的重要版本。系统、具体地反映了《礼记》版本研究的现状。

作者简介

作者王锷,男,1965年11月8日生,甘肃甘谷人。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后留校于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2003年10月,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校聘研究员任职资格;2004年6月,在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得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是古文献学、三礼。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彩插

附圖目録

附表目録

南宋撫州本《禮記注》研究

一、撫州本的版本特徵

二、撫州本的刻工

三、撫州本的文獻學價值

四、撫州本的批語和圈點

五、撫州本的題跋

六、撫州本的刊刻年代和遞藏源流

南宋婺州本《禮記注》研究

一、婺州本研究回顧

二、婺州本的版本特徵和遞藏源流

三、婺州本的文獻學價值

南宋余仁仲本《禮記注》研究

一、余仁仲本的版本特徵

二、余仁仲本的刊刻年代及其流傳

三、前人研究余仁仲本之回顧

四、楊壽祺《禮記鄭注余本岳本對校札記》

五、余仁仲本的文獻學價值

六、余仁仲本與來青閣本之異同

宋本《纂圖互注禮記》二十卷的流傳和文獻學價值

一、紹熙本的版本特徵

二、紹熙本的藏書印

三、紹熙本的題跋

四、紹熙本的學術價值

五、《四部叢刊》影印本

再論宋本《纂圖互注禮記》二十卷的特徵及其影印本

一、紹熙本的文字特徵

二、紹熙本的朱批

三、紹熙本的浮簽

四、紹熙本與《叢刊》本之文字差異

五、影印本的缺陷與古籍影印

武英殿本《禮記注》平議

一、殿本《禮記注》的特徵與源流

二、殿本《禮記注》之“考證”

三、興國于氏本《禮記注》發覆

四、岳本(廖本)《禮記注》釋文探析

五、殿本《禮記注》的校勘學價值

國圖藏八行本《禮記正義》研究

一、八行本《禮記正義》的版本特徵

二、八行本《禮記正義》的序跋

三、八行本《禮記正義》的刻工和補版

四、八行本《禮記正義》的浮簽

五、八行本《禮記正義》的文獻學價值

六、八行本《禮記正義》的影印與影刻

七、八行本《禮記正義》與潘氏影刻本之差異

八、潘氏《禮記正義校勘記》平議

北大藏八行本《禮記正義》跋

元十行本《附釋音禮記注疏》的缺陷

一、元十行本經多次修補

二、元十行本的缺頁

三、元十行本的倒裝

四、元十行本的墨釘

五、元十行本的文字錯誤

李元陽本《十三經注疏》考略——以《禮記注疏》《儀禮注疏》爲例

一、李元陽本與元十行本《十三經注疏》之異同

二、李元陽本《十三經注疏》刊刻時間考

三、李元陽本《儀禮注疏》來源考

四、哈佛李元陽本與東京李元陽本《禮記注疏》之差異

阮刻本《禮記注疏校勘記》質疑——以《禮運》篇爲例

《禮記》版本述略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礼记版本研究(精)是201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王锷。

得书感谢您对《礼记版本研究(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钱玄同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叙述钱玄同先生一生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特色,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庚子救援研究 电子书
八国联军侵华引发庚子国变,这本书研究这一非常时期由上海绅商发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
《尚书》诠释研究 电子书
《〈尚书〉诠释研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有讨论的专题都是《尚书》学与语言学长期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还关涉古典文献学、辨伪学、辑佚学、哲学、思想史研究等领域。作者皆能以广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文献功底、深厚的理论素养,探隐索微,反复论证。全书分析透彻,逻辑严密,例证丰富,其结论或正前人之失,或对有关问题的论证有所推进,或给读者以新的启迪,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近代天津典当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利用近代天津典当档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近代天津城市的典当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性,对近代天津城市史和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文化研究 电子书
从历史、区位地理、认同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颇有学术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