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可供学界相关研究者参考,也可供古典文学爱好者阅读。
内容简介
评点是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学批评样式,《西厢记》评点是最典型的代表。经历明代的“粗放式”发展以后,《西厢记》评点在清代进入集大成时期,呈现出高度成熟的文学特征。本书在充分厘清文献的基础上,从评点意图、评点方式、理论成果和美学特性等多个视角,对该时期的《西厢记》评点进行了立体而动态、系统而深入的透视,并对一些罕为人知的评本予以着重探讨。
作者简介
作者韦乐,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副教授,“湖北青年教学能手”。主要从事明清文学和文学批评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绪论
一 关于“评点”
二 《西厢记》评点的诞生与成长
上篇 综合研究
第一章 清代《西厢记》评本概览
第一节 清代初期评本
第二节 清代中期评本
第三节 清代晚期评本
第二章 清代《西厢记》评点的评点意图
第一节 承载自我
第二节 度尽金针
第三节 惊世醒梦
第四节 厘定经典
第五节 重返氍毹
第三章 清代《西厢记》评点的评点方式
第一节 评析式
第二节 论定式
第三节 改评式
第四章 清代《西厢记》评点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文体定位——从“戏曲小道”到正统文章
第二节 题材认识——“好色而不淫”与“变而不失其正”
第三节 艺术解读——人物、结构、语言
第四节 写作研究——为文之心与行文之技
第五章 清代《西厢记》评点的美学特性
第一节 结构之美——体系性
第二节 语言之美——从感性缠绵到理性峻洁
第三节 思想之美——雅
下编 个案研究
第六章 《朱景昭批评西厢记》述论
第一节 评者生平及成书时间
第二节 评本的理论状况
第七章 《西厢引墨》述论
第一节 评本的文献状态和评者生平
第二节 “变而不失其正”题材认识的思想根源
第三节 “与墨卷相发”的艺术评析
第八章 《论定西厢记》述论
第一节 毛西河与《西厢记》
第二节 论定《西厢记》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论定西厢记》的主要建树
第九章 《西厢记演剧》述论
第一节 诸评者生平及改评分工
第二节 “场上戏”的艺术魅力
结语
附录一 王实甫《西厢记》汇评举隅
凡例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附录二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汇评举隅
凡例
四之四 惊梦
主要参考文献
西厢记评点研究(清代卷)(文澜学术文库)是201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韦乐。
得书感谢您对《西厢记评点研究(清代卷)(文澜学术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