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印象:汉字源流与汉字文化

汉字印象:汉字源流与汉字文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普及文字学与文化学知识的通俗读物。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六章,围绕汉字源流和汉字文化两个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汉字的起源、构型特征、分类体系、古今演变脉络、文化内涵及其日常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结合文物材料、历史知识、学术观点、字例、用例以及相关的图片等,系统扼要地展现了汉字的古今承继关系和演变概貌,生动鲜明地揭示了中国传统的汉字文化内蕴、艺术审美追求和文字百变魅力,从妙趣横生的汉字运用现象中探求中国汉字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

作者简介

作者邹芙都,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古文字与先秦史教学与研究,兼任西南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负责人、商周金文与先秦史研究所所长,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项(均“优秀”结项等级)、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学术著作7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扑朔迷离:汉字的起源

第一节 汉字与汉语

一、为什么叫“汉字”

二、为什么有文字

三、独特的汉字

第二节 汉字起源的传说

一、仓颉造字

二、八卦说

三、起一成文说

四、结绳说

五、契刻说

第三节 汉字起源的考古资料

一、贾湖文化刻符

二、双墩文化陶器符号

三、仰韶文化陶器符号

四、马家窑文化陶器符号

五、大溪文化陶器符号

六、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

七、良渚文化刻符

八、二里头文化陶器刻符

九、殷商文化陶器刻符

十、小结:几何形刻画符号不是文字,象形刻画符号可能是文字的前身

第四节 汉字起源蠡测

一、图画也是一种原始的记事方式

二、汉字起源于图画

三、比甲骨文更早的汉字

四、早期中国可能存在不止一种文字

五、小结

第二章 源远流长:汉字材料概说与汉字形体演变

第一节 有册有典 ——文字的载体及分类

一、书写载体视角下的汉字分类

二、时代视角下的汉字分类

三、字体视角下的汉字分类

四、形成方式视角下的汉字分类

第二节 王室档案 ——商代文字

一、商代甲骨文

二、商代金文

三、商代其他文字材料

第三节 贵族狂欢 ——西周文字

一、西周甲骨文

二、金文

三、西周陶文

四、西周玉石文字

第四节 和而不同 ——春秋文字

一、金文

二、玉石文字

三、春秋文字的地域特色

第五节 文字异形 ——战国六国文字

一、战国文字的发现

二、齐系文字

三、燕系文字

四、晋系文字

五、楚系文字

第六节 书同文字 ——秦系文字

一、秦文字的资料

二、小篆与隶书

第七节 一脉相承 ——汉以后的文字

一、汉隶

二、草书

三、行书

四、楷书

第八节 源远流长 ——概说文字发展脉络

一、简化

二、繁化

三、规范化

第三章 博大精深:汉字结构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六书非“书” ——汉字构形概说

一、传统的六书理论

二、六书非造字之本

三、三书说

第二节 望文生义 ——象形字

一、象形字的产生

二、象形字的分类及举例

第三节 有点不同 ——指事字

指事字举例

第四节 比类合义 ——会意字

一、会意字意义合成的方式

二、会意字的分类及举例

第五节 有借无还 ——假借字

一、词无假借,字无引申

二、本字和假借字

三、假借字举例

第六节 有声有色 ——形声字

一、形声字的产生

二、形旁和声旁

三、甲骨文形声字举例

第四章 字里乾坤:汉字本体所蕴的传统文化

第一节 汉字与日常生活

一、衣

二、食

三、住

四、行

五、用

第二节 汉字与人伦观念

一、氏族

二、繁衍

第三节 汉字与社会经济

一、农业

二、养殖

三、渔猎

四、工商业

第四节 汉字与文教卫生

一、文化教育

二、医疗卫生

第五节 汉字与宗教信仰

一、宗教信仰

二、祭祀

第六节 汉字与国家统治

一、政治

二、军事

三、兵器

四、刑法

五、奴隶

第五章 洵美且异:汉字书法之美

第一节 善书不择笔 ——汉字书法

一、笔墨之美

二、书法艺术

三、中国古代的书法

第二节 别是一番滋昧在心头 ——晋以前的墨书

一、战国以前的墨书

二、战国时期的墨书

三、秦朝时期的墨书

四、两汉时期的墨书

第三节 “图腾” ——商周先民的族徽

一、族徽的概念

二、族徽文字的特点

三、族徽文字的分类

四、族徽文字的意义

第四节 雕虫小技 ——变幻莫测的鸟虫书

一、鸟虫书的起源

二、鸟虫书的定义

三、鸟虫书的构形特点

四、鸟虫书的发展

第五节 刀走凌云志 ——玺印

一、历代玺印

二、篆刻技法

三、篆刻艺术的发展

四、当代篆刻艺术

第六章 妙趣横生:文字的使用

第一节 缺文改字 ——避讳

一、避讳的概念

二、避讳的发展历程

三、避讳产生的原因

四、避讳的方式

五、避讳的种类

六、避讳的影响

第二节 合文叠字 ——趣昧字漫谈

一、甲骨文合文

二、金文合文

三、其他古文字合文

四、合文的艺术运用

第三节 说文解字 ——字谜、谶语、测字

一、字谜中的汉字运用

二、谶语中的汉字运用

三、测字中的汉字运用

第四节 咬文嚼字 ——对联、回文诗

一、对联

二、回文诗

主要参考文献

汉字印象:汉字源流与汉字文化是2020年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邹芙都。

得书感谢您对《汉字印象:汉字源流与汉字文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莫奈(印象派的领导者)(精) 电子书
本书共收录莫奈超过375幅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从初露锋芒的青年时期,到迷恋印象派的中年时期,再到后来艺术升华的中老年时期,以及后花园世界的晚年时期,包括其永垂不朽的《睡莲》、《日本桥》等系列作品。
宋代隐士居士文化与文学 电子书
宋代的隐士和居士利用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主要从文化、审美的维度实现人生价值,丰富人生实践,他们创造了富有生命激情和审美意趣的文化艺术成果,其中,政治、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的内涵异常丰富,称得上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书的上编为专题论述,是从文学、史学、哲学等多个角度探讨宋代隐士和居士的文化与文学。下编为宋代隐士、居士的叙录,收录隐士570人、居士291人,对每位都撰写小传并注明其主
药名文化—中药与文化的交融 电子书
“名”是物质的,“名”也是精神的。“名”义众多,但贯穿于“名”背后的是其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在中药药名上展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中药品种繁,而药名尤甚,一药多名,其不同的称谓或合于性、或通于文、或晓于俗,使其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的特别载体。全书共介绍中药94种。以中药释名为切入点,融合传统文化,分别从生肖、农耕、儒家、道家和外来文化等五个方面解读中药,传播中药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本书层次感强,体
真与诗:意大利哲学、文化论丛 电子书
《真与诗》是一本意大利哲学、文化研究文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20世纪意大利产生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克罗齐、葛兰西、贝林格和帕累托的评传;着重阐述他们的理论思想,还介绍他们所处时代、在时代大潮中的活动、其文化背景及思想演进的轨迹。第二部分收录的是关于葛兰西、克罗齐、马基雅维利、布鲁诺、拉布里奥拉和蒙台梭利的学术论文以及对意大利学术名著的批评性评论。第三部分收录的学术性随笔涉及哲学、美学、文学、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矫正 电子书
本书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大力开发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教育矫正的实践能力;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