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提出资产负债表研究法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资产负债表研究法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日本停滞期经济进行分析,从借贷方的角度定义“流动性陷阱”,以不同于米尔顿·弗里德曼和欧文·费雪传统观点的视角讨论日本通货紧缩的成因;还从非金融私人部门、私人金融部门和公共部门三个方面对日本经济进行深入分析,考查资产负债表衰退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试图探究日本经济陷入所谓“失去的十年”及其经济复苏缓慢的深层次原因。
作者简介
作者谢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学博士,中国证监会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曾任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中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部博士后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机构一处监管员,现任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研究部首席策略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多次参加省部级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系列图书编辑说明
资产负债表机制研究的意义
前言
第一章 资产负债表研究法:理论框架和研究综述
一 资产负债表研究法简介
二 资产负债表研究法的主要目标
三 资产负债表研究法的分析框架及主要特性
四 资产负债表研究法研究综述
第二章 战后日本经济重建期、高速增长期和稳定增长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45~1990年)
一 经济重建期(1945~1955年)
二 高速增长期(1955~1971年)
三 稳定增长期(1972~1990年)
第三章 战后日本长期停滞期和缓慢复苏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91年至今)
一 长期停滞期(1991~2001年)
二 缓慢复苏期(2002年至今)
第四章 日本非金融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一 日本非金融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的错配问题
二 资产价格暴跌下的企业部门负债最小化——资产负债表问题的企业部门内部调整
三 通货紧缩的成因——对欧文·费雪的批判
四 信贷需求不足——资产负债表问题从企业部门到公共部门的传导
第五章 日本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一 日本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的错配问题
二 不良债权问题——资产价格暴跌在日本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中的反映
三 《巴塞尔协议Ⅱ》对日本金融部门的影响
第六章 日本公共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一 日本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的错配问题
二 从借贷方视角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 借贷方视角下的“流动性陷阱”
四 资产负债表衰退期的总需求分析
五 日本政府财政面临的中长期课题——资产负债表问题公共部门的内部调整
第七章 资产负债表衰退下的日本经济的复苏条件
一 日本经济资产负债表衰退期的通货紧缩及政策效果评价
二 应重新审视财政赤字
三 赤字财政是日本经济克服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必要条件
四 赤字财政在日本的可持续性分析
第八章 从资产负债表视角看中国企业债务的现状、风险与应对
一 中国企业债务风险的现状
二 应对企业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附录
附录A1 日本企业资产和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附录A2 日本不同分类标准下不良债权变化情况
附录A3 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规模估计
附录A4 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率
附录A5 日本金融机构资本注入实施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经验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谢玮。
得书感谢您对《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经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