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一本通(第六版)

行政法一本通(第六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主体法的条文为序,标注重点,归纳要点,逐条解读,适合参加法律类考试的学生和需要详细了解相关法律的读者。

内容简介

本书以《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强制法》的主体法条文为序,逐条穿插关联的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请示答复和部分地方规范性文件,以方便读者理解和适用。尤其是请示答复,因其往往是针对个案而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规则,实践中具有操作指导意义。

在主法条的相关规定之后附上案例指引,收录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公报案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机构公布的典型案例的裁判摘要。通过相关案例,可以进一步领会和把握法律条文的适用,从而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并对案例指引制作索引目录,方便读者查找。

以脚注的形式,对各类法律文件之间或者同一法律文件不同条文之间的适用关系、重点法条疑难之处进行说明,以便读者系统地理解我国现行各个法律部门的规则体系,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司法实践服务。

作者简介

法规应用研究中心,是中国法制出版社内设的研究机构,由从事法规、案例图书品种策划出版的资深编辑、国内法学院系的资深教授组成,专门从事法学法律法规图书的编辑研究,为广大读者提供学习法律的资料。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辑说明

案例索引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第二条 行政许可的含义

第三条 适用范围

第四条 合法原则

第五条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六条 便民原则

第七条 陈述权、申辩权和救济权

第八条 信赖保护原则

第九条 行政许可的转让

第十条 行政许可监督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第十一条 行政许可设定原则

第十二条 行政许可的设定事项

第十三条 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

第十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行政许可设定权

第十五条 地方性法规、省级政府规章的行政许可设定权

第十六条 行政许可规定权

第十七条 行政许可设立禁止

第十八条 行政许可应当明确规定的事项

第十九条 设定行政许可应当听取意见、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行政许可评价制度

第二十一条 停止实施行政许可

第三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第二十二条 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一般规定

第二十三条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实施行政许可

第二十四条 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

第二十五条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第二十六条 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纪律约束

第二十八条 授权专业组织实施的指导性规定

第四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第一节 申请与受理

第二十九条 行政许可申请

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公示义务

第三十一条 申请人提交真实材料、反映真实情况义务

第三十二条 行政许可申请的处理

第三十三条 鼓励行政机关发展电子政务实施行政许可

第二节 审查与决定

第三十四条 审查行政许可材料

第三十五条 多层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审查程序

第三十六条 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行政许可审查程序

第三十七条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第三十八条 行政机关许可和不予许可应当履行的义务

第三十九条 颁发行政许可证件

第四十条 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公开义务

第四十一条 行政许可的地域效力

第三节 期限

第四十二条 行政许可一般期限

第四十三条 多层级许可的审查期限

第四十四条 许可证章颁发期限

第四十五条 不纳入许可期限的事项

第四节 听证

第四十六条 行政机关主动举行听证的行政许可事项

第四十七条 行政机关应申请举行听证的行政许可事项

第四十八条 行政许可听证程序规则

第五节 变更与延续

第四十九条 变更行政许可的程序

第五十条 延续行政许可的程序

第六节 特别规定

第五十一条 其他规定适用规则

第五十二条 国务院实施行政许可程序

第五十三条 通过招标拍卖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第五十四条 通过考试考核方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第五十五条 根据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第五十六条 当场许可的特别规定

第五十七条 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

第五章 行政许可的费用

第五十八条 收费原则和经费保障

第五十九条 收费规则以及对收费所得款项的处理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条 行政许可层级监督

第六十一条 书面检查原则

第六十二条 抽样检查、检验、检测和实地检查、定期检验适用的情形及程序

第六十三条 行政机关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遵守的纪律

第六十四条 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的属地管辖与协作

第六十五条 个人、组织对违法从事行政许可活动的监督

第六十六条 依法开发利用资源

第六十七条 特定行业市场准入被许可人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 自检制度

第六十九条 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

第七十条 注销行政许可的情形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 规范性文件违法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

第七十二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许可程序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及利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体违法的法律责任

第七十五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收费规定的法律责任

第七十六条 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许可的赔偿责任

第七十七条 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监督责任或者监督不力的法律责任

第七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不实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七十九条 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 被许可人违法从事行政许可活动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行政许可从事应当取得行政许可活动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八十二条 行政许可的期限计算

第八十三条 施行日期及对现行行政许可进行清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第二条 适用范围

第三条 适用对象

第四条 适用原则

第五条 适用目的

第六条 被处罚者权利

第七条 被处罚者承担的其他法律责任

第二章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第八条 处罚的种类

第九条 法律对处罚种类的设定

第十条 行政法规对处罚种类的设定

第十一条 地方性法规对处罚种类的设定

第十二条 国务院部、委的规章对处罚的设定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有权的市的规章对处罚的设定

第十四条 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第三章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第十五条 处罚的实施

第十六条 处罚的权限

第十七条 授权实施处罚

第十八条 委托实施处罚

第十九条 受托组织的条件

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第二十条 处罚的管辖

第二十一条 指定管辖

第二十二条 构成犯罪案件的移送

第二十三条 改正违法行为

第二十四条 同一行为不得重复处罚

第二十五条 未成年人处罚的限制

第二十六条 精神病人处罚的限制

第二十七条 从轻、减轻处罚的条件

第二十八条 刑罚的折抵

第二十九条 处罚的时效

第五章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三十条 处罚的条件

第三十一条 告知义务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的申辩、陈述权

第一节 简易程序

第三十三条 当场处罚

第三十四条 当场处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三十五条 不服处罚提起的复议或诉讼

第二节 一般程序

第三十六条 取证

第三十七条 证据的收集

第三十八条 处罚决定

第三十九条 处罚决定书的内容

第四十条 送达

第四十一条 处罚的成立条件

第三节 听证程序

第四十二条 听证范围及程序

第四十三条 听证之后的处理

第六章 行政处罚的执行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有履行处罚的义务

第四十五条 申请复议、提起诉讼不中止处罚的执行

第四十六条 罚缴分离原则

第四十七条 当场收缴罚款范围

第四十八条 边远地区当场收缴罚款

第四十九条 罚款收据

第五十条 罚款交纳期

第五十一条 执行措施

第五十二条 分期缴纳罚款

第五十三条 没收的非法财物的处理

第五十四条 监督检查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第五十六条 当事人的拒绝处罚权及检举权

第五十七条 自行收缴罚款的处理

第五十八条 私分罚没财物的处理

第五十九条 行政机关的赔偿责任及对有关人员的处理

第六十条 违法实行检查或执行措施的赔偿责任

第六十一条 对拒不移交罪犯的有关人员的处理

第六十二条 执法人员失职承担的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六十三条 国务院制定罚缴分离办法

第六十四条 生效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宗旨

第二条 行政强制的方式

第三条 行政强制的范围

第四条 法定原则

第五条 适当原则

第六条 教育与强制结合原则

第七条 不得谋利原则

第八条 行政强制相对人的权利与救济

第二章 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第九条 行政强制措施种类

第十条 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限

第十一条 行政法规根据授权获得的设定权限

第十二条 行政强制执行方式

第十三条 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权限

第十四条 设定行政强制的民主程序

第十五条 行政强制评价制度

第三章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六条 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第十七条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权限

第十八条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遵守的规定

第十九条 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第二十条 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规定

第二十一条 涉嫌犯罪的移送

第二节 查封、扣押

第二十二条 法定机关实施查封、扣押

第二十三条 查封、扣押的范围

第二十四条 查封、扣押决定书

第二十五条 查封、扣押期限

第二十六条 查封、扣押中的保管

第二十七条 查封、扣押后的调查

第二十八条 解除查封、扣押的情形

第三节 冻结

第二十九条 法定机关实施冻结

第三十条 冻结通知

第三十一条 冻结决定书

第三十二条 冻结期限

第三十三条 解除冻结的情形

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执行的适用情形

第三十五条 催告

第三十六条 陈述和申辩

第三十七条 强制执行决定

第三十八条 送达

第三十九条 中止执行

第四十条 终结执行

第四十一条 执行回转

第四十二条 执行协议

第四十三条 执行禁止行为

第四十四条 强制拆除

第二节 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

第四十五条 罚款和滞纳金

第四十六条 不缴纳罚款或滞纳金时的强制执行

第四十七条 依法划拨存款、汇款

第四十八条 依法拍卖

第四十九条 款项依法归库

第三节 代履行

第五十条 代履行的情形

第五十一条 代履行应遵守的规定

第五十二条 代履行的立即实施

第五章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三条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情形

第五十四条 管辖

第五十五条 执行申请材料

第五十六条 执行申请的受理

第五十七条 书面审查

第五十八条 执行裁定

第五十九条 立即执行

第六十条 费用承担和执行措施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一条 违法行政强制的责任

第六十二条 滥用行政强制的责任

第六十三条 渎职责任

第六十四条 谋取私利的责任

第六十五条 金融机构违法责任一

第六十六条 金融机构违法责任二

第六十七条 司法人员违法责任

第六十八条 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九条 期限的界定

第七十条 法定授权组织的适用情形

第七十一条 实施日期

附录

1.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

2.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3.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

4.本书所涉文件目录

行政法一本通(第六版)是2018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法规应用研究中心。

得书感谢您对《行政法一本通(第六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会计资格一本通——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 电子书
《2017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会计资格一本通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是以新版“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大纲”为依据,在多年研究该考试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2017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会计资格一本通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的“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对新版考试大纲做了深入的解读与分析,并总结、提炼了考试重点,同时提供全面的复习、应试策略。为方便考生学习,本
农村女犯人:生活世界中的纠纷与抗争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张晓红通过研究农村女性犯人的案件来解析她们的逻辑和生活经历。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电子书
1.内容前沿,版本知名 本书严格依据2018年3月《政府会计制度》编写而成。自2019年1月1日起,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将要在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很大,首先,将原来的9种会计制度全面合并成为《政府会计制度》;其次,一项业务,两笔分录,一本账簿,两套报表;结尾,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为一体。本书严格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帮助大家深度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帮助大家能够正确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办理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清晰逻辑导图,学习更加便捷。 本书中充分发挥了逻辑导图的优势与优点。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用逻辑导图的方法来表现会计分录的前因后果及数字关系,具有天然的优势。本书充分发挥逻辑导图的优势,对各种会计规定进行了清晰条理的阐述,使得本书阅读体验感好于同类图书,这也成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和优点。 3.精选实务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由于先天的限制,《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原则、笼统、条文化”等不足,将《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很是不易。本书非常重视案例的收录与讲解,把《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化到日常的经济业务处理之中,是把准则与实务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与纽带。 4.实务操作演练,快速提升是实操能力。 本书针对专业读者,旨在帮助读者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动的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很难理解其实质要求的,也很难做到灵活的应用。本书以实务操作为核心,处处进行深度分析,案例中不仅阐述怎么办,更是强调说明为什么这么做,帮助大家读透制度,准确应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 电子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标投标法》颁布12年来,我国招投标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招投标市场不断壮大,行政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招投标制度日趋完备,对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采购质量效益,预防惩治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招投标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规避招标或者搞“明招暗定”的虚假招
政府会计制度实务操作应用指南:条文解读+实操要点+案例解析(2021年版) 电子书
1.紧跟新法新规,原文深入剖析 严格依据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呈现“一笔业务,两种分录”新业务模式下的会计核算思维,体现新旧条文的修订变化与重点事项,有效帮助读者厘清重要条文、构建知识体系、全面把握政府会计制度。读者可快速查阅制度原文,掌握条文规定与要求。 2.精解案例与例题,实务操作范本 精选了近200个实务案例,以案例为载体深入披露政府会计制度的条文规定,诠释政府会计制度在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落地执行的操作方法,指导会计工作者正确、高效处理日常会计事务。而且,为会计核算原理搭配了相应的例题,帮助读者提升业务能力。 3.图文搭配,摆脱枯燥学习 “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条主线并行,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核心知识点,清晰准确地揭示了逻辑节点、会计核算要点,把体系庞大、内容晦涩的法律条文及操作规范分解成条理清晰的结构图表,让读者易懂、学透、会用! 4.政府会计制度编委会倾力打造,兼顾专业性与实战性 集合了众多会计专家、知名行业专家共同编写,打造出一本专业性的指导读本。讲解有深度,拓展有广度,以专业的知识水平与视角解读会计理论,并结合多年的培训实战经验,为读者搭建起准则、制度与实务工作的桥梁,教会读者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准则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