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从基础到临床、回归基础再到临床转化的写作思路,这既符合从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读者学习、创新的意识。
内容简介
心肌保护的概念源自于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因此大量关于心肌保护的文献皆是围绕心脏手术展开的。医学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以冠心病血运重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当代医者对于新知识新理念的追求孜孜不倦,包括各种缺血预适应和后适应理论相继被提出,大家对心肌损伤的病因和机制认识也有了不断的扩展和延伸:心肌损伤已不仅仅局限于心脏手术本身,心血管及内科各系统疾病、外伤、非心脏手术等各种临床情况对心肌结构及功能均有可能造成负性影响。因此,心肌保护有了更为广义的概念,即针对所有疾病或病理过程造成的心肌损伤所采取的各个层面各种方式的保护。
本书以心肌保护为核心,设立了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四篇:第一篇是对心脏整体及心肌细胞结构、功能及代谢特点的描述,为心肌损伤的病因和机制、心肌保护策略选择等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二篇以疾病为主线,所述心肌损伤原因内容涵盖广泛,全面分析了引起心肌损伤的临床疾病及病理生理机制,给读者一个开阔的思考空间,形成对心肌损伤的系统性认识。第三篇中多数章节是针对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策略,涉及胸痛中心及急性心衰单元的建设、血运重建、抗栓、调脂、防治缺血及心肌重构、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等内容。另外,随着医疗科技的迅速发展,机械辅助装置在心肌保护中作用日渐重要,因此,IABP、起搏器、ICD、CRT、ECMO及CRRT等也应在本书涉及范围之内。同时,本篇中也涵盖围术期管理、低温、过饱和氧疗、预防康复及中医药等方面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第四篇是关于心肌保护的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的内容,包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研团队多年来致力研究的ALDH2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突出了研究的前沿及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是对未来心肌保护策略的展望。
作者简介
作者徐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及发热待查的病因诊断。曾赴西非塞拉利昂共和国援助抗击埃博拉病毒,不畏艰险,救死扶伤,完满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入选“全国援非抗埃先进事迹宣讲团”和“全国援非抗击埃博拉先进个人”,获得“第三届浙江省最美天使”和“第五届浙江骄傲人物(团队奖)”荣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关于“中国医药学术原创精品图书出版工程”的出版说明
序
前言
第一篇 心脏的结构及功能
第一章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第一节 心脏的位置、毗邻与外形
第二节 心腔
第三节 心脏的构造
第四节 心脏的传导系统
第五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二章 心脏的血液供应及生理调节
第一节 心脏的血液供应
第二节 心血管的调节
第三章 心肌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第一节 心肌细胞的结构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第三节 心肌的生理特征
第四章 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
第一节 心肌细胞的能源物质
第二节 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过程
第三节 心肌细胞糖代谢途径
第四节 心肌细胞脂肪酸代谢途径
第五节 心肌细胞代谢的调节
第六节 异常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第二篇 心肌损伤常见病因及发生机制
第五章 冠状动脉疾病相关性心肌损伤
第一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第三节 冠状动脉痉挛
第四节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第五节 其他
第六章 围术期心肌损伤
第一节 心脏手术
第二节 非心脏手术
第七章 心肌病变
第一节 心肌炎
第二节 心肌病
第八章 心力衰竭相关性心肌损伤
第九章 心包疾病相关性心肌损伤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
第二节 心包积液
第三节 缩窄性心包炎
第十章 全身疾病相关性心肌损伤
第一节 代谢性疾病相关性心肌损伤
第二节 内环境紊乱相关性心肌损伤
第三节 血流动力学障碍相关性心肌损伤
第四节 内分泌性疾病相关性心肌损伤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心肌损伤
第六节 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
第七节 中毒、理化因素相关性心肌损伤
第八节 药物性心肌损伤
第九节 外伤性心肌损伤
第十节 心肾综合征
第十一节 脑心综合征
第十二节 胆心综合征
第十三节 颈心综合征
第三篇 临床心肌保护策略
第十一章 胸痛中心及急性心力衰竭单元的规范化建设
第一节 胸痛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单元的规范化建设
第十二章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
第一节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第二节 PCl围术期药物治疗
第三节 静脉溶栓治疗
第四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第十三章 抗血栓治疗
第一节 抗血小板药物
第二节 抗凝药物
第十四章 调脂治疗
第十五章 抗心肌缺血及重构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 硝酸酯类药物
第二节 钙通道阻滞剂
第三节 β受体阻滞剂
第四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第五节 脑钠肽
第六节 其他药物
第十六章 心肌能量代谢的改善
第一节 临床常用药物
第二节 心肌保护液与停搏液
第十七章 机械辅助装置的应用
第一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第二节 临时心脏起搏术
第三节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第四节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第五节 体外膜肺氧合
第六节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第十八章 围术期管理
第十九章 全身疾病的治疗
第二十章 低温治疗
第二十一章 过饱和氧疗
第二十二章 预防及康复治疗
第二十三章 中医药治疗
第一节 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二节 心肌梗死的中医药治疗
第三节 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第四篇 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新进展
第二十四章 乙醛脱氢酶2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应用前景
第一节 乙醛脱氢酶2基本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ALDH2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第三节 ALDH2对心肌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第四节 以ALDH2为干预靶点的药物研发思路及临床应用前景
第二十五章 内源性心肌保护因子的发现及应用前景
第一节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抑制剂
第二节 腺苷
第三节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第四节 miRNA
第五节 MG53
第二十六章 基因治疗在心肌保护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第二十七章 干细胞在心肌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第二十八章 心肌缺血耐受保护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第一节 缺血预适应及后适应
第二节 药物预处理及后处理
第二十九章 血管再生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心肌保护是201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徐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心肌保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