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CMRC“中国经济观察”季度报告会(2005-2014)的汇总文集。
内容简介
CCER/CMRC“中国经济观察”季度报告会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年初启动的一个长期工作项目,利用CCER研究资源,侧重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国内外市场大宗商品供求和价格、与投资环境相关的制度和政策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
本书汇总了自2005年以来学者以及业界人士对中国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评论,对理解开放宏观经济下的很多重大现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编者卢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开放宏观经济学,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经济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1 2005年通胀与通缩之辨
2005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
一、工业生产较严重偏热
二、通货膨胀出现反弹
三、贸易顺差大增
四、消费和投资
五、货币增长
中国经济过热的风险
一、全面过热
二、通货膨胀与CPI
三、利率是不是有必要上涨
四、汇率改革
五、中国经济的风险
六、房地产泡沫
200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
一、通货紧缩难以避免
二、通货紧缩下经济仍会高增长
三、通货紧缩的解决之道
四、人民币汇率改革
中短期中国经济问题
一、2005年上半年经济形势特点
二、2006年GDP增长速度略低
三、生产过剩将会很严重,汇率调整不合时宜
通货紧缩来临,还是放松货币化解
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一、基数效应导致同比意义上的高增长低通胀现象
二、贸易顺差同比大幅增加,环比微升,增长过分依赖顺差
三、工业环比增长率剧烈波动,目前已下降到通货紧缩边缘
四、价格环比滞后性上升,同比下降是基数问题
五、货币供给同比阴转多云,环比连续10个月晴天
六、总需求迷雾
七、简短结语
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一、当前经济形势
二、汇率讨论中的误区
三、汇率低估的后果
四、汇率调整的配套政策
拓展内需 提升消费
一、当前中国经济的两个突出问题及原因
二、调整政府收入和居民收入关系
三、调整政府支出
四、调整内外资经济的关系
2 2006年总需求走强
总需求走强
一、全球经济强劲增长
二、汇率变化引起经济调整
三、目前的经济景气情况
四、汇率与利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一、两个关键问题
二、经济增长前景分析方法
三、出人意料的2006年一季度经济形势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问题
紧缩货币势在必行
一、投资同比高增长的基础:内需替代外需
二、总需求的短期变化:环比增长率上升
三、总需求决定:M2是根本,汇率也很重要
四、贷款和货币的供求:利率显著偏低
五、存款利率很重要
2006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治理措施和宏观理论思考
一、投资、信贷、外贸顺差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
二、当前投资、信贷、外贸顺差增长过快的原因
三、政策选择
四、产能过剩条件下的宏观理论思考
中国投资率太低
一、消费率的波动与趋势
二、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引起了总支出结构的变化
三、投资的边际报酬率
四、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效率比较
通货膨胀问题
一、中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高度同步的启示
二、OECD工业增长决定美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三、宏观层面价格水平的决定机制
四、微观层面的证据
五、产能过剩的全球视角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一、宏观经济基本稳定下来
二、解决外部不平衡:从多方面进行调节
3 2007年新通胀标本
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分析
一、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迅速提高
二、流动性是否过剩?
三、近年来中国为什么这么“火”?
四、对汇率问题的思考
警惕要素红利的逆转
内外失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
一、当前经济中的内外失衡问题
二、原因之一:改革不到位
三、原因之二:快速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四、政策建议
货币过快增长引起通货膨胀
一、工业生产显著加速
二、总需求增长加速:关于投资的三个情况
三、进口价格涨幅迅速下降和贸易条件改善
四、主要价格指数环比升幅增大
五、货币供给情况和其他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含义
一、居民收入的变化情况
二、农民收入与农产品价格
三、上下游比价与工资利润比
四、简单的总结
4 2008年应对外部危机冲击
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谨防一错再错
2008年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不断提高
二、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对我国经济影响不大
三、近期极端气候灾害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有限
四、我国经济将由加速增长转变为高位趋稳、小幅回落
五、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全年呈前高后低走势
六、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
生产弱共振 需求强脱钩
一、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二、额度外信用扩张
三、生产弱共振 需求强脱钩
四、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不同观点
币值稳定是第一民生
内需猛烈增长
一、总需求和内需
二、进口额和进口价格关系
三、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四、一些观点的总结
成本正常化:推动通胀还是挤压利润
一、制造业成本低估
二、为什么投入品价格改革滞后?
三、成本正常化后中国制造业还有没有竞争优势?
四、成本上升的可能后果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及政策性风险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二、资源价格与汇率
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
一、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
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收入财富大调整
一、贸易条件与国民财富
二、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变化带来的收入分配效果
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简单讨论
国内需求可以支持的中国经济增长是多少
体制政策要靠前
一、祸起货币
二、无可持续的循环
三、体制政策要靠前
5 2009年总需求V形回升
2009—2010年展望:复苏之路如何走
需求快速回升可能性增大
一、工业生产
二、进出口和顺差
三、住房销售回暖
四、旱灾的影响
五、全球化下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
六、信贷额度取消后的利率一致化
七、贷款需求增加
八、投资报酬率支持高投资率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
一、金融市场表现
二、经济基本面
三、可持续性问题
2009年中国经济展望
一、总体判断
二、投资现状及前景
三、消费现状及前景
四、出口前景
五、货币和财政政策前景
企业负债率支持信贷高增长
一、当前经济表现
二、信贷快速增长及原因
复苏与调整
一、中国经济的复苏动力
二、经济复苏能否持续?
三、房地产投资复苏能否持续?
四、货币政策调整
五、中长期发展的挑战
中国经济展望
治理产能过剩问题(1999—2009)
一、概念定义和度量识别
二、发生根源与调节机制
三、我国治理产能过剩简介
四、产能过剩部门识别问题
五、治理措施分类评估探讨
六、过多投资干预现象根源探讨
七、小结与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有望步入新一轮较快增长
一、经济回升有望持续
二、经济运行中的隐忧
三、货币政策展望
宏观调控下的增长减缓
一、三季度经济增长情况
二、顺差、内需与货币增长
三、通货紧缩与潜在生产能力关系
四、关于宏观调控
6 2010年四万亿刺激收效之后
2010年中国经济走入“偏热区间”
一、2010年美国经济下半年强于上半年
二、中国经济步入“偏热区间”
三、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与障碍
四、政策反思:调结构还是改体制
目前有轻度通胀倾向
一、M1同比高增长
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一、经济预测的不确定性
二、2010年中国消费、投资与出口的增长预测
三、结论
对余永定教授“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演讲评论
对周其仁教授评论的回应
短期需求疲软
一、二季度经济下滑
二、通货膨胀压力未现
三、工资份额尚未上升
宏观调控下的中国经济
一、两难局面
二、出口引领
三、投资波动
四、稳定增长
五、结构调整
2010年四季度经济展望
一、四季度经济增长和通胀被低估
二、对四季度经济增长和通胀的看法
三、中国不会出现投资需求不足
四、其他情况
总需求快速回升
一、总需求增长快速回升
二、通胀与经济增长关系新变化
7 2011年经济增速减缓
货币增长有所抑制及货币度量的一些问题
一、生产可能很强,货币政策趋紧
二、社会融资总量和M2的货币度量方法存在遗漏
三、货币管内需和中国流动性的国际意义
2011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分析:嬗变
一、市场惯性:被动库存转向主动库存
二、市场刚性:成本约束与需求约束
三、过渡期政府政策走向
四、穿越刚性:政府创新与市场创新
高油价对中国经济和投资的影响
一、短期经济走势、数据矛盾和油价
二、当前油价是否已经见顶?
三、中周期中能源供给不足的影响
四、2011年度投资策略简介
经济增长的长周期
一、从短期和长期看贸易条件的影响
二、增长通胀组合出现“相对滞胀”
三、就业人数及其增长率不足以解释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下滑
四、非农就业份额变化影响短期潜在经济增长率
五、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
政策引导通胀回落
一、国内流动性是否偏紧?
二、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
三、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
四、硬着陆后的政策应对手段
五、慎防人民币短期大幅升值
8 2012年经济增速下行破八
通货膨胀:货币决定与国际传导
一、货币供应量对通胀解释力的变化
二、通货膨胀率表现出国际传导
三、通货膨胀同时受货币供应量和国际传导影响
四、对经济形势分析和宏观政策的含义
对当前宏观经济的几点看法
一、未来世界经济走势
二、中国经济面临的“一难”
三、中国经济面临的“二难”
内生性紧缩可能性不大
一、工业生产回调
二、总需求走强,出口风险仍在
三、中国对世界影响增强
四、货币政策有必要进一步放松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二、拐点指标的构建和分析
三、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周期正在消失
一、过去3个月温和通胀
二、一季度经济增速偏低及可能解释
三、货币度量的挑战和银行间市场利率
四、周期不是必然的
官方数据有问题时,如何观察中国经济
一、GDP
二、投资
三、消费
四、就业
五、网络经济
CPI与PPI不同变化带来的难题
一、内需疲软,企业资产收益率下降
二、PPI和CPI不同变化带来难题
三、食品相对价格与工业品相对价格
四、贸易条件和经济增速
中国经济的长周期和短周期
一、经济增长减速: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因素叠加
二、短周期:软着陆?硬着陆?继续加杠杆?
三、总结
中国经济:下一轮增长靠什么
一、去库存步入后期,去杠杆还在前中
二、中国经济增长今后仍靠投资拉动
三、下一步增长靠改革:改革的逻辑顺序
居民收入逆周期
一、居民收入逆周期
二、通胀对金融资产本金的影响
三、反通胀舆论的影响
9 2013年习李新政初年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一、中国经济的“过去式”
二、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三、全球发达经济体的特征
四、中国经济面临的政策挑战
货币产出比与资本产出比
一、货币产出比与宏观经济波动
二、货币产出比、负债产出比与资本产出比
接受更低一些的经济增速
一、经济增速回落
二、预防金融风险
三、分析政策导向
财政政策的短期影响
一、财政赤字的短期影响
二、货币结构与总需求
三、小结
转型代价如何
一、重新寻找驱动力
二、盈利能力、资本价值与资产质量
三、人力资本升级与再配置
放权解局
一、中国经济所处困局
二、短期解局:维持“社会可接受的最低增长”
三、中长期解局:放权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M2流通速度和机构货币
一、M2流通速度的波动
二、机构货币和机关团体存款
从总需求预测的角度看利率
一、票据融资利率、银行间市场利率和存款利率
二、利差分析
把脉中国开放宏观经济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卢锋 编。
得书感谢您对《把脉中国开放宏观经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