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农村调查》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调查成果,通过对河北铺村和夏侯村两个村庄的农户进行为期2-3个月的驻村调查,搜集大量第一手文献、访谈等资料而撰写而成,以1949年之前的村庄形态为主,覆盖两个村庄的形态和实态,包括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等方面,真实梳理了两个村庄的历史和发展过程,是一项抢救历史的文献工程。
内容简介
本卷收录了两个村庄的调查报告:一是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三泉镇席村,二是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皇甫乡乌苏村。前者属于晋南平原麦作村,后者属于台塬干旱麦作村。
两份报告均从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方面,对村庄的传统形态进行深描,兼涉其历史变迁与现状,为深入了解黄河区域村户社会的底色与特质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
作者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是以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和农民问题为主的学术性机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徐勇、邓大才是这个机构的负责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凡例
村庄类分序 质性研究视角下农村区域性村庄分类
户族聚理:晋南平原麦作村的流与变
第一章 席村的由来与演变
第一节 村落的由来和形成
第二节 村落的建制沿革
第三节 村庄当下概况
第二章 席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形态
第二节 干旱与水利
第三节 平原与麦作
第四节 集居与空间
第五节 席村自然变迁与实态
第三章 席村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人与土地及其生产能力
第二节 产权与产权关系
第三节 经营及经营关系
第四节 交换与交换关系
第五节 分配与分配关系
第六节 消费与消费关系
第七节 继承与继承关系
第八节 席村经济变迁
第九节 席村经济实态
第四章 席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血缘与血缘关系
第二节 地缘与地缘关系
第三节 业缘与业缘关系
第四节 信缘与信缘关系
第五节 交往与交往关系
第六节 流动与流动关系
第七节 分化与群体关系
第八节 冲突与冲突关系
第九节 保护与保护关系
第十节 席村社会变迁
第十一节 席村社会实态
第五章 席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祖先崇拜与崇拜关系
第二节 信仰与信仰关系
第三节 思维与思维关系
第四节 态度与态度关系
第五节 习俗与习俗关系
第六节 规训与规训关系
第七节 文娱与文娱关系
第八节 席村文化变迁
第九节 村落文化实态
第六章 席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政权治理与治理关系
第二节 村落治理与治理关系
第三节 家户治理与家户关系
第四节 亲族治理与治理关系
第五节 信缘治理与治理关系
第六节 席村治理变迁
第七节 席村治理实态
附录一 席村调查小记
附录二 席村调查日记(节选)
徙聚共生:台塬干旱麦作村庄的衍续之匙
第一章 村落的由来与演变
第一节 村落的由来与形成
第二节 村落的建制沿革
第三节 村落当下概况
第二章 乌苏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地理
第二节 水资源与村落
第三节 麦作体系
第四节 集居与空间
第五节 乌苏村自然变迁与实态
第三章 乌苏村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人与土地及其生产能力
第二节 产权与产权关系
第三节 经营与经营关系
第四节 交换与交换关系
第五节 分配与分配关系
第六节 消费与消费关系
第七节 继承与继承关系
第八节 乌苏村经济变迁
第九节 乌苏村经济实态
第四章 乌苏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血缘与血缘关系
第二节 地缘与地缘关系
第三节 业缘与业缘关系
第四节 信缘与信缘关系
第五节 交往与交往关系
第六节 流动与流动关系
第七节 分化与群体关系
第八节 冲突与冲突关系
第九节 保护与保护关系
第十节 村落社会变迁
第十一节 村落社会实态
第五章 乌苏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崇拜与崇拜关系
第二节 信仰与信仰关系
第三节 思维与思维关系
第四节 态度与态度关系
第五节 习俗与习俗关系
第六节 规训与规训关系
第七节 文娱与文娱关系
第八节 村落文化变迁
第九节 村落文化实态
第六章 乌苏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政权治理与治理关系
第二节 村落治理与治理关系
第三节 家户治理与家户关系
第四节 亲族治理与治理关系
第五节 村落治理变迁
第六节 村落治理实态
附录一 乌苏村调查小记
附录二 乌苏村调查日记(节选)
本卷后记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55卷·村庄类第24卷·黄河区域第5卷)是202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农村调查(总第55卷·村庄类第24卷·黄河区域第5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