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适婚人口的初婚风险

“剩男”“剩女”——适婚人口的初婚风险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探究我国适婚人口初婚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内容简介

在宏观层次上,本书基于我国历年的宏观人口统计数据,运用修正后的婚配性别比法和理论男婴富余比方法,度量我国初婚市场整体的婚姻挤压水平,从而为初婚风险研究提供宏观背景。

在微观层次上,本书首先将初婚风险的个体和家庭影响因素系统性地划分为家庭先赋性因素和后天自致性因素,然后利用2010年与2014年两次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hinaFamilyPanelStudies,CFPS)数据和事件史分析方法刻画它们的影响大小,同时运用相关的婚姻理论来解释背后的作用机制。

作者简介

作者孙炜红,女,人口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讲师。

研究领域:性别与婚姻家庭、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从男孩偏好到“光棍”危机

二 从婚姻市场错配到“剩女”现象

三 个人择偶偏好的变迁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思路

二 技术路线

第五节 创新之处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 婚姻市场理论

二 性别角色专业化与交换理论

三 婚姻搜寻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与后果

二 婚姻挤压的原因与后果

三 初婚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四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初婚年龄

二 初婚风险

三 适婚人口

四 婚姻市场

五 婚姻挤压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说明

一 宏观数据与说明

二 微观数据与说明

第三节 主要研究假设

一 后天自致性因素对初婚风险的影响

二 家庭先赋性因素对初婚风险的影响

第四节 实证分析方法和模型

一 事件史分析方法

二 Cox比例风险模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初婚市场中适婚人口的 主要特征

第一节 平均初婚年龄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 初婚概率变动趋势

一 分性别的初婚概率

二 分城乡分性别的初婚概率

第三节 终身结婚期待率变动趋势

一 分性别的终身结婚期待率

二 分城乡分性别的终身结婚期待率

第四节 预期单身寿命变动趋势

一 分性别的预期单身寿命

二 分城乡分性别的预期单身寿命

第五节 未婚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

一 未婚人口年龄与性别状况变化趋势

二 不同受教育水平下中国未婚人口的分布

三 不同职业类型下未婚人口的分布情况

四 未婚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

五 未婚人口的城乡分布情况

第六节 大龄未婚人口年龄的界定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初婚市场中适婚人口是否 存在婚姻挤压

第一节 预测基础数据质量说明

第二节 未来人口数据采用队列要素法预测

一 基年分年龄与性别的人口数

二 预测期间的平均预期寿命

三 死亡模式的选择

四 预测期间的生育水平

五 预测期间的出生性别比

第三节 婚姻挤压的测量方法

第四节 适婚人口男女婚姻挤压共存

一 1989~2009年婚配性别比突升突降

二 2011~2030年婚姻挤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婚人口婚姻挤压水平

一 队列因素视角下测量婚姻挤压

二 理论男婴富余比与婚配性别比水平的分析

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婚人口初婚风险影响因素 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初婚风险的影响因素分类

一 后天自致性因素

二 家庭先赋性因素

三 宏观因素

第二节 变量选择

一 因变量

二 微观控制变量和宏观控制变量

第三节 模型设定

第四节 基于2010年CFPS数据的回归结果

一 生存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二 后天自致性因素的影响估计

三 家庭先赋性因素的影响估计

四 宏观因素的影响估计

第五节 基于2014年CFPS数据的回归结果

一 生存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二 后天自致性因素的影响估计

三 家庭先赋性因素的影响估计

四 宏观因素的影响估计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及 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 研究的局限性

二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剩男”“剩女”——适婚人口的初婚风险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孙炜红。

得书感谢您对《“剩男”“剩女”——适婚人口的初婚风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食源性疾病的风险特征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我国食源性疾病风险防范策略与防范路径的作品。
漏洞管理实战:网络风险管理的策略方法 电子书
本书分别从概念和实战两个角度对漏洞管理进行了剖析。
换花草:占里人口文化的环境人类学解读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具有“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和“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美誉的占里村进行人类学调查和研究,探寻其控制人口的“秘方”。书中阐述了占里村民在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位置、人口与环境间的相互适应发展的过程、自然和社会环境对村落社会组织的影响、文化机制在人口控制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国家行政建构和经济发展对当地文化的影响,论证了人口与环境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其关键就在于文化的调节。
论“人口后黄金时代”与发展 电子书
本书对中国人口问题的各方各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可以为制定人口政策等提供重要参考。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5) 电子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其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在于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人口协同发展。本书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和北京人口发展新特点、新规律,基于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年度成果,集中讨论三个重要议题:区域协同发展与大城市人口疏解、流动人口研究、人口与社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