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乐坛众生相

雪泥鸿爪——乐坛众生相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知名独立乐评人唐若甫的随笔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为《京师爱乐丛书》之一。《京师爱乐丛书》是一套中国最资深爱乐者的美文集,内容涉及音乐流派、音乐史论、音乐家及其作品评介、音乐会现场评论、唱片版本与收藏、音乐事件剖析、音乐跨界探索等,部分内容刊发于《爱乐》《音乐爱好者》《歌剧》《音乐周报》《留声机》等知名音乐报刊,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丛书作者均系近二十年中国(包括内地、香港、台湾)最有影响力的音乐评论家、媒体人,在中国音乐界均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作者简介

作者唐若甫,同济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后辗转于京沪,2002年发表首篇音乐类文章。历任《人民音乐·留声机》及《交响世界》执行主编,其间出任2008年法国MIDEM古典音乐大奖评委及2009年台湾《缪斯客》年度唱片大奖评委。现为独立乐评人,中英文乐评见于《金融时报》中文网及Musical America等国际媒体。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音乐因你而动听

前言

高端黑

钢琴无罪

《梁祝》的尴尬

国家大剧院的耄耋开幕

中国古典音乐节之变异

“漫步”音乐会何时任逍遥?

“爱乐女”20年音乐没有乌托邦

马梅的地道战

“巨蛋”下的音乐节命运交响

“原创”歌剧“大跃进”

2010京沪古典音乐演出盘点——歌剧井喷之后的困境

迷茫的“中国化”歌剧之路

从两艘大船到三座大山

拜罗伊特音乐节的权力之争

作曲家周年纪念,方便的借口?

“费城之声”自断百年历史

当严肃音乐陷入口水战

正能量

喜歌剧的忧伤

央视音乐频道打造十大品牌

1979古典音乐辉耀中国

帕瓦罗蒂的遗赠

争议波切利 一切浮华皆空

小沈阳火了,沈洋还会远吗?

莫迪埃——一个激进分子在纽约

小泽征尔的中国缘

传奇指挥家阿巴多:“世上最美的左手”

巴伦伯伊姆和他的西东合集乐团

音乐家的政治人生

卡拉扬与保时捷

在萨尔茨堡寻找卡拉扬

小城里的贝多芬

音乐背后的非音乐主张

新年音乐会的中国流变

演出市场“注水” 拧干乐坛演出的“水分”

仅有热闹是不够的

山大王的贝多芬

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上海音乐会侧记

新年展望“风雅颂” 施尼特克在中国

海外艺术机构年鉴年报凸显透明诚意

让国际合作力透纸背

“九龙爱乐”关张应避免过度解读

阳春白雪 和者日众

通讯录里消失的两个人

短评快

法国指挥家出任首席指挥 外援能否解救中国交响乐

从王府井到梵蒂冈中国爱乐在行走

国字号街车

剧院院线制有多远?

香港管弦乐团的多事之秋

收购一支英国乐团

施特劳斯已成招牌

呼吁建立交响乐团的行业标准和分类体系

探讨交响乐团行业指南的实际应用

掌声既不可塞猪笼也不必立牌坊

音乐会成功,谁说了算?

怎样看乐评人的“何德何能”

雪泥鸿爪——乐坛众生相是201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唐若甫。

得书感谢您对《雪泥鸿爪——乐坛众生相》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
丈夫这东西 电子书
  《丈夫这东西》是为步入婚姻的男女们互相增进了解、稳固婚姻而写的。   在《丈夫这东西》中,作者着眼于家庭的核心人物“丈夫这东西”,站在一个作家的立场,对丈夫在现代社会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丈夫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又是如何,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看了《丈夫这东西》就会知道,男人或丈夫,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周围的人,对她们又有着怎样的期待。
男人这东西 电子书
  《男人这东西》是渡边淳一随笔代表作。   作者以医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详尽剖析了男性从少年期到壮年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他们在社会角色与情感生活中所呈现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两性在价值观、情爱观上的歧异和冲突,有助于男性更正确地认识自己、女性更深入地了解男人。
女人这东西 电子书
  《女人这东西》是渡边淳一随笔代表作。   书中以医学理论为基础,详细剖析了从青春期到更年期的女性——歇斯底里的女人、说谎的女人、性感缺失的女人、更年期的女人等,在社会角色与情感生活中呈现出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以及特殊的心理与思维方式。   《女人这东西》是一部解读女性的随笔代表作,一本女性不得不读的人生论、幸福论,一本男性了解异性的自省书、必读书!
钝感力 电子书
  《钝感力》是渡边淳一经典励志大作。书中作者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要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这部作品可以让我们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部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的经典力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