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卷)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2年卷。

内容简介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常设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外国史学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当代史学评论等栏目。

作者简介

编者杨共乐,1962年出生于浙江诸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古代罗马史及中西古代历史比较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代表性著作有:《罗马社会经济研究》《古代罗马史》(与李雅书先生合著)、《早期丝绸之路探微》等,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多次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曾任中国世界上古史学会副理事长;兼任北京市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是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卷首语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进展(2001~2010)

罗马史学述评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者和引导者

论郭沫若对儒家思想的研究

“中国通史”之观念与20世纪上半叶“新史学”思潮的演变

梁启超《新史学》与美国新史学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学科

中国古代历史书写中妇女形象的迁变

对贾谊以史为鉴思想的几点思考

《后汉书》史论:对“成败兴坏之理”的总结

《国语》:“记言”史书的成功创设及其丰富内涵

谈《史记》中的中国人

司马迁与董仲舒“大一统”思想不一致论

《汉纪》和《吴越春秋》《风俗通义》中的历史文化认同

谈《三国志》裴注尊魏抑晋的历史倾向

门阀士族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的撰修

论《明儒学案》的历史内涵和思想价值

顾祖禹的史学思想及《读史方舆纪要》的价值

学术与学风:清代乾嘉考史学派的史学情怀

经学与新历史考据学

南高学派与学衡派的学术关联

试论齐思和的史学史思想

美菲战争(1899~1902)与反帝国主义者

特纳的社会进化论

罗森斯通的实验史学:实践与理论

卢卡努斯《内战纪》史源引误补证六则

当代中国史学的价值反省与理论定位

视野宏阔 求真立新

钱茂伟著《王应麟学术评传》

周文玖著《因革之辨——关于历史本体、史学、史家的探讨》

王振红著《中国古典史学的求真精神研究》

斯蒂芬·亨利·里格比著、吴英译《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建设前沿理论研讨会会议综述

瞿林东教授主编《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学者座谈会会议纪要

附录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论著要目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稿约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匿名审稿实施办法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卷)是201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共乐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形象史学(2017上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上半年卷。
形象史学(2019上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9年上半年卷。
中华史学志(第五卷) 电子书
本书全面反映了作者四十余年的治学历程、研究路径。
新史学(第12卷):量化史学专辑 电子书
《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本书是第12卷,以“量化史学”为主题,内容涉及量化历史研究新趋势、先秦时期国家形成与官僚化、晚清国家能力衰退与灾害赈济体系转型、清代命盗重案的特征、清人年寿问题、1910年四川城镇人口问题、首届“中研院”自然科学类与人文社会科学类院士的家庭和教育背景对比、“朱子授礼”问题及日本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
形象史学(2017下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下半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