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江湖:袁世凯家书

尺素江湖:袁世凯家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袁世凯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恩师李鸿章信任他,日本人伊藤博文夸他,民主之父孙中山赞赏他,国人骂他……走进这方尺素,一探袁世凯这个江湖。

内容简介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个十分有争议的人物。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有人说他一人敌一国,是中国近代陆军之父,是晚清新政 人,君主立宪头号拥护者,是改革先锋,国之瑰宝,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有人说他是中国的罪人,是乱世奸雄,窃国之贼。本书选取袁世凯与亲人、朋友、同僚的亲笔书信六十余件,客观展现袁世凯这个双面枭雄的人生历程。

作者简介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个十分有争议的人物。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有人说他一人敌一国,是中国近代陆军之父,是晚清新政第一人、君主立宪头号拥护者,是改革先锋,国之瑰宝,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有人说他是中国的罪人,是乱世奸雄、窃国之贼。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前言

袁世凯

此路不通,则另辟蹊径

纸上谈兵不可取

出门在外不易,防人之心不可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异路功名,有望高升

悲伤过度有害健康

幸运总是出人意料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大丈夫当有凌云之志

本分做事,做有效沟通

尊老爱幼,理家之本

慈悲为怀,百善孝为先

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对恩人当忠心不二

不作困兽之斗

不负世间人之志

患得患失之心态不可取

知恩图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门当户对方为美好姻缘

人间势利莫过官场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穷则变,变则通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忠孝难以两全

人生之痛,莫过丧母

世间安得双全法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欲求真学问,必先定功课

学贯中西,方为人才

女子宜端庄,戒奢华

明哲保身,急流勇退

温良恭俭为立身之本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在其位当谋其政

位高招谤,誉重招毁

非实行立宪不足以图强

宦海有风险,入仕需谨慎

不服药为中医

钩心斗角无尽,淡看人世浮华

宦海风波险恶,不可恋栈

居安思危

知时务者方为俊杰

勿贪恋微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宦海无是非,不再做炮灰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不智

天意不可违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专制告终,乃民心所向

时局不稳,百废待兴

时势造英雄

民主国当行民主礼仪

临渴掘井,必贻噬脐之悔

威权不振,号令不行,何以立国

不打无准备之仗

凡事应以大局为重

附录/袁世凯大事年表

尺素江湖:袁世凯家书是2013年由华文天下出版,作者袁世凯。

得书感谢您对《尺素江湖:袁世凯家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西方博弈往事 电子书
几乎从来没有一本书,能把西方的历史解读得如此有趣、深邃。本书能够让人们轻松地纵览西方历史的全局和细节。 当人们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地了解了西方的历史、经济、金融、文化、军事之后,就会平视地看待西方的事物。也会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未来的走向有了依据和参考——未来的西方会走向更坏还是更好?未来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局?世界变化运转的主轴是什么?世界变化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认知世界,看懂过去和未来。
以色列 电子书
作者戈迪斯是在美国出生并完成高等教育后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这种背景使他迥异于那些以色列背景的现代以色列历史的研究者。他在观察以色列时,既有那份能够入乎其内的谙熟,又有一份出乎其外的超然。 本书除了关注巴以冲突外,更多地聚焦于以色列犹太人的内部矛盾,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做了见树见林的交代,这是有别于同类著作的特色之处。因此,本书并非又一部顶着通史名号的阿以战争史、巴以冲突与和谈史,再加犹太移民史,而毋宁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以色列社会的鸟瞰。作者想谱写的,不是以军乐为主的铜管乐,而是多声部的交响乐;作者想捕捉的,与其说是政治事件、军事行动、谈判桌、协议内容、营救策略,不如说是这些东西背后的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观念。 书中收录了8幅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地图和45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历史图片。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电子书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华夏与华夏化。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