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东亚汉籍是中国古典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内容简介
《域外稽古录:东亚汉籍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综论》尝试从东亚汉籍的视角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全新的观照,并从中国文集的日本古钞本、唐宋诗日本古注本、东亚汉文学三个维度具体呈现东亚汉籍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
本书不仅向学术界介绍了作者在海外发现的古典文学研究的新资料,也试图多方面展现东亚汉籍研究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视域融合,观察古典文本在东亚汉文学流传中的不同面向,其论域涉及东亚的《诗经》学、《文选》学、“寒山热”、拟代文、文章学以及文人雅集。本书是东亚汉籍与中国古典文学综合研究的新作,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东亚文化交流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卞东波,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辑 中国文集日本古钞本研究
第一章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日本经学家平贺晋民《诗经原志》稿本探赜
一 平贺晋民的生平与学术渊源
二 《诗经原志》稿本的形态
三 《诗经原志》对汉儒与宋儒(朱熹)《诗经》学的批判
四 《诗经原志》与近世中国《诗经》学
五 平贺晋民的学术理念与《诗经原志》的学术价值
六 结语
第二章 “文选东传学”之一斑
一 菅原和长与《御注文选表解》
二 “御注”之特色及其与九条本《文选》识语之关系
三 菅原和长“愚解”的特色
四 《御注文选表解》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章 日藏《重广草木虫鱼杂咏诗集》钞本考论
一 《重广草木虫鱼杂咏诗集》在历代之著录
二 日藏《重广草木虫鱼杂咏诗集》钞本的基本情况
三 《重广草木虫鱼杂咏诗集》之文献考察
四 《重广草木虫鱼杂咏诗集》的文学史背景与意义
五 结语
第四章 明初诗僧季潭宗泐文集的版本及其作品在日本的流传
一 《全室外集》的明刻本与清《四库》本
二 《全室外集》的五山版与宽文版
三 京都建仁寺两足院所藏古钞本《全室稿》
四 日本汉籍中所见季潭宗泐的作品
五 余论
第二辑 唐宋诗日本古注本研究
第五章 寒山诗日本古注本的阐释特色与学术价值
一 寒山诗在日本的流传与接受
二 《首书寒山诗》:江户时代寒山诗最早的注本
三 《寒山子诗集管解》的解诗特色与学术价值
四 寒山注我:白隐慧鹤与《寒山诗阐提记闻》
五 《寒山诗索赜》:寒山诗的佛教义理化
六 寒山诗日本古注本的价值与意义
第六章 唐代诗僧贯休诗歌的日本古注本
一 海门元旷与《禅月大师山居诗略注》的成书
二 《禅月大师山居诗略注》的阐释特色与学术价值
三 结语
第七章 域外汉籍与施顾《注东坡先生诗》之研究
一 施顾《注东坡先生诗》在宋代的流传
二 前人所作的施顾《注东坡先生诗》复原工作
三 《翰苑遗芳》与施顾《注东坡先生诗》之复原
四 结语
第八章 宋代文本的异域阐释
一 日本中世近世对黄庭坚的阅读与注释
二 万里集九《帐中香》对《演雅》的阐释
三 月舟寿桂《山谷幻云抄》与《演雅》之阐释
四 《演雅》的日本单注本
五 结语
第三辑 东亚汉文学研究
第九章 东亚汉文化圈的文本旅行
一 拟效:东亚汉文学中的《演雅》仿作
二 新变:文本旅行中的诗体创新
三 结 语
第十章 汉诗、雅集与汉文化圈的余韵
一 赤壁之游乐未央:1922年京都赤壁会及其发起者
二 浑在雕虫篆刻中:奥邨竹亭《赤壁赋印谱》与京都赤壁会
三 今宵同抱景苏情:《清风明月集》《壬戌雅会集》与1922年大连、东京的赤壁会
四 结语
第十一章 “以文为戏”与“文学扮演”
一 以文为戏:三篇清人拟代的陈伯之与丘迟书
二 文学扮演:陈伯之有能力给丘迟回信吗?
三 朝鲜汉文学中的“拟代文”
四 结语
第十二章 日本江户时代文话对中国文章学的受容
一 和刻本中国文话:《文则》与《文章欧冶》
二 汇编与注释:日本文话对中国文话的接受
三 华风与和习
四 日本文话与古文辞之争
五 结语
附录一 东亚古典学的再出发
附录二 探寻东亚汉籍研究的意义
征引书目
一 中国文献(按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二 日本文献(按作者日文名五十音图序排列)
三 韩国文献(按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四 西方文献(按作者名字母排序)
后记
域外稽古录:东亚汉籍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综论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卞东波。
得书感谢您对《域外稽古录:东亚汉籍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综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