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书编辑实践研究

中国古代农书编辑实践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编辑学角度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农书编辑方法与思想,帮助现代农书编辑。

内容简介

本书从编辑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农书的编辑宗旨、编辑指导思想、编辑体例、编辑方法进行深度挖掘。从中国古代农书发展阶段的划分、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农书的编辑实践特点、代表性农书的编辑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总结整理出中国古代农书编辑实践活动的总体脉络和特点,以期对现代农书编辑和农业实践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基金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论著方面

二 论文方面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 农业科学和农业技术

二 农业及其阶段的划分

三 中国古代农书

四 编辑概念的界定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中国古代农书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依据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农书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

第二节 中国古代农书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 萌芽与形成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二 发展并日臻成熟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 向南方普及阶段——隋唐两宋时期

四 由传统农书高峰期向现代农书转型阶段——元明清时期

第三章中国古代农书萌芽与形成阶段的编辑实践

第一节 萌芽与形成阶段古代农书编辑的社会条件

一 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士阶层崛起

二 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百家争鸣

三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四 开阡陌、废井田

五 北方精耕细作技术的初现

六 各种水利工程的兴建

第二节 萌芽与形成阶段古代农书编辑实践的特点

一 异源同流的农家学派

二 资料收集源于上古农书

三 “农战强国、资政重本”的重农编辑宗旨

四 “时至而作,渴时而止”的“三才”编辑指导思想

第三节 萌芽与形成阶段代表性农学文献的编辑

一 农时学理论的载体——月令体文献

二 最早的月令体文献——《夏小正》

三 最早的官方月令体农书——《吕氏春秋·十二纪》

四 最早的土壤学著作——《尚书·禹贡》

五 最早的生态地植物学著作——《管子·地员》篇

六 最早的水利科学著作——《管子·度地》篇

七 最早系统记载农业技术的著作——《吕氏春秋·士容》上农等四篇

第四章中国古代农书发展并日臻成熟阶段的编辑实践

第一节 发展并日臻成熟阶段古代农书编辑的社会条件

一 由大一统到大分裂

二 铁犁牛耕的进一步推广与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

三 从文化大一统到乱世中的多元文化

四 大型灌溉渠系的大量出现

五 北方精耕细作技术逐步趋于成熟

六 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第二节 发展并日臻成熟阶段古代农书编辑实践的特点

一 广征博引、源于实践的资料收集方法

二 大型综合性农书体裁首现

三 首创农家月令体农书

四 专科、志录类农书体裁的出现

五 “重农抑末、资政重本”的重农编辑宗旨

六 “顺天时,量地利”的“三才”编辑指导思想

七 对农书编辑起消极作用的阴阳五行说

第三节 发展并日臻成熟阶段代表性农书的编辑

一 《氾胜之书》

二 《四民月令》

三 《齐民要术》

第五章中国古代农书向南方普及阶段的编辑实践

第一节 向南方普及阶段古代农书编辑的社会条件

一 战乱频繁,北方农业破坏严重

二 南方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南粮北调局面基本形成

三 印刷技术的普及

四 农具的创新和发展

五 南方水田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向南方普及阶段古代农书编辑实践的特点

一 编辑主体的多元化

二 农书编辑内容以南方农业技术为主

三 源于实践、引经据典的资料收集编辑方法

四 农书体裁形式丰富

五 农书版式多样

六 “劝课农桑、固本安民”的重农编辑宗旨

七 “盗天地之时利”的“三才”编辑指导思想

第三节 向南方普及阶段代表性农书的编辑

一 《四时纂要》

二 陈旉《农书》

第六章由传统农书高峰期向现代农书转型阶段的编辑实践

第一节 转型阶段农书编辑的社会条件

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极端强化

二 人口、耕地比例失调

三 劳动密集型集约农业经营方式的强化

四 西学东渐

五 西方现代农学的传入与推广及中国古代传统农学的消亡

第二节 转型阶段古代农书编辑实践的特点

一 大型综合性农书的顶峰及转型

二 “采捃经传、验之行事、询之老成”的编辑方法

三 文献征引去粗取精、广博详尽

四 类分系属体例清楚完备、便于检索

五 力求精详的数量表达方法

六 月令体农书减少

七 “以农为本、资政重本”的重农编辑宗旨

八 “人与天合、力足以胜天”的“三才”编辑指导思想

九 “三宜”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转型阶段代表性农书的编辑

一 现存第一部官修农书——《农桑辑要》

二 首部兼及南北的全国性农书——王祯《农书》

三 古代农书的巅峰——《农政全书》

四 官修农书之绝唱——《授时通考》

第七章中国古代农书编辑实践发展总结

第一节 以重农思想为编辑宗旨的内涵与发展

一 《氾胜之书》——资政重本,劝课农桑

二 《齐民要术》——食为政首,教民致富

三 王祯《农书》——农,天下之大本也

四 《农政全书》——以农为本,突出农政

第二节 以“三才”思想为编辑指导思想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大型综合性农书结构体系不断完善

一 《齐民要术》首创综合性农书结构体系

二 陈旉《农书》编辑体系结构更趋完整

三 王祯《农书》类分系属结构明确

四 《农政全书》篇章结构庞大系统

五 《授时通考》结构体系规范系统

六 大型综合性农书篇章结构

第四节 综合性农书文献征引广博详尽

一 《齐民要术》开创了中国古代农书收集历史文献资料的先河

二 《农桑辑要》文献征引详而不芜、简而有要

三 《农政全书》文献征引有的放矢,并以“评注”方式进行升华

四 《授时通考》文献征引丰富、翔实、严谨

五 大型综合性农书文献征引汇总表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中国古代农书编辑实践研究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莫鹏燕著。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古代农书编辑实践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谈古说兵——中国古代兵器赏谈 电子书
适读人群 :冷兵器爱好者收藏者 这是一本讲述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的书籍,从商周时期的青铜武器,到汉唐时期的武器,再到元代,以至明清时期各类冷兵器。本书将刀枪剑戟斧钺勾叉这类中国兵器史上出现多的各类武器悉数介绍给读者,包括年代、形制、器物的判定等,为我国古代兵器发展研究,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参考,也为喜爱中国文化、中国兵器的爱好者和收藏者提供了一部的参考书。它的面世也将为弘扬中国文化发挥自己的作用。
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纪念版) 电子书
寻找失落的中国星象,一场中国古天文的知识盛宴。
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演变(何以中国) 电子书
从观念的词源出发,融会中国思想史三千年,发掘其中超越时代的意义。
中国古代图书史:以图书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文化史 电子书
中国古代图书史的宏观研究,以图书为中心的文化史。
中国古代异闻录2:那些历史上的神秘案件 电子书
专讲鲜为人知的古代真实大案,与呼延云一起探索不一样的古代异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