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与南宋社会

陆游与南宋社会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纪念陆游诞辰890周年论文集,弘扬文化精神,探讨精神财富。

内容简介

本著是由中国陆游研究会、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和绍兴文理学院等共同发起2015“纪念陆游诞辰8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旨在弘扬陆游文化精神和文学业绩,共同探讨陆游留给当代的精神财富。精选具有新视野、新观点的会议论文50余篇,涉及陆游生平、诗词文赋等各体文学研究,陆游集文献资料、学术影响研究,陆游与宋代文学、地域文化关系研究等多个维度。陆游诗词创作中的爱国主义与儒家诗学精神、及对当下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等,也提供了新成果。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论陆游对儒家诗学精神的实践

陆游晚节评议

一 历史上有关陆游晚节问题的论争

二 陆游与朱熹友谊终生不渝

三 与韩侂胄关系辨析

抗日战争时期陆游爱国诗词的影响与接受略论

一 报刊文章中有关陆游爱国诗词的评论

二 旧体诗词中陆游爱国诗词的接受与评价

论陆游成都时期爱国诗作的特色

前言

一 与游仙主题结合

二 以阅、听方式起兴

三 歌咏异人奇士

四 结语

晚年陆游的乡居与自我意识

一 官场与故乡之间:作为“退士”的陆游

二 晚年陆游的声望与出处

三 晚年陆游的乡居意识

四 结语:南宋“退居型士大夫”的提出

陆游与唐诗史“盛唐”观念之建构

一 “前陆游”时代的唐诗史叙述

二 陆游对唐诗史的认识

三 陆游文学思想中的“盛唐”元素

陆游研究三十年

关于苏雪林的《陆放翁评传》

南宋人的正闰观念及陆游对曹操的态度

一 南宋士大夫的正闰观及其成因

二 南宋士人对曹操的态度

三 曹操奸臣形象的形成

四 陆游对曹操的认识

陆游的政治理想与其祭社诗

一 陆游政治实践的终极指向是回归唐虞

二 回归唐虞盛世的途径

三 放翁祭社诗的艺术风格

“骑驴”与“骑马”:陆游的诗意画像与旅泊人生

一 释题

二 “骑马图”的豪放与倦惫

三 “骑驴图”的适意与闲放

“不得体”的陆游:交往困难症患者的人际关系诗歌

一 蔑视礼法的官场社交唱和

二 与“奇士才杰”过度亢奋的江湖义气式交游

三 “村翁”式乡邻交往的失落孤独

陆游和范成大的交流

绪论

一 入蜀前相识

二 淳煕二年 成都再会

三 淳煕三年

小结

从题画诗看陆游与画家的交游

一 陆游与文人画家的交游

二 陆游与职业画家的交游

三 陆游与僧侣画家的交游

四 陆游与宫廷画家的交游

陆游评述苏轼刍议

一 陆游评苏的基本内容

二 陆游评苏的方式列举

三 陆游评苏的资质因缘

理学对文学的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理学桎梏了文学的发展吗

二 陆游宦闽及其与朱熹的友谊对各自诗文创作的影响

三 朱熹、陆游对刘克庄的影响

四 理学对文学的意义

论晚宋江湖诗人戴复古与陆游的师承关系

一 陆游戴复古师承关系之再辨析

二 戴复古在诗歌主题倾向上对陆游的承继和仿效

三 戴复古在诗歌艺术风格上对陆游的传承和学习

陆游在闽时的海洋游历与台湾诗缘

一 陆游的海洋经历与《感昔》

二 “稳驾万斛舟”与宋代海运

三 宋代柁师所指点的“流求国”

四 结论

陆游题咏拟岘台诗解读

一 关于拟岘台的沿革

二 陆游到抚州为官的时间及其咏拟岘台诗的创作

三 陆游咏拟岘台诗解读

结语

陆游孤村诗小考

一 陆游以前历代诗词中的“孤村”诗词

二 陆游诗歌里的“孤村”形象

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独创性

四 小结

陆游山阴诗之美

前言

一 秋诗篇篇,写出山阴一片秋

二 江云漠漠雨昏昏,渺渺水云乡

《剑南诗稿》中的绍兴风物

陆游“镜湖”诗歌的生态图景及其现代启示

一 陆游“镜湖”诗研究概况

二 陆游“镜湖”诗的生态图景

三 陆游“镜湖”诗的现代启示

四 结语

读《剑南诗稿校注》札记

论陆游的七言绝句

七律的放翁诗法

一 关于“律熟”

二 日课·书斋·自我——放翁七律观察视角之突破

三 七律的宋调与放翁诗法

四 结语

关于日本所藏《名公妙选陆放翁诗集》

陆游短论三篇

一 陆游诗多好的少

二 陆游对宋诗的拾遗

三 放翁诗自注出处的科学态度

陆游诗歌“关键词”研究

一 笠泽

二 桑苎

三 鸥

四 心太平

五 昨非

六 老

七 龟

八 还婴

九 江南

十 经

《渭南文集》部分篇目系年札记

《会庆节贺表》(卷一)

《光宗册宝贺表》(卷1)

《皇帝御正殿贺表》(卷1)

《皇太子受册贺表》(卷1)

《谢赐历日表》(卷1)

《上丞相参政乞宫观启》(卷11)

《贺谢殿院启》(卷12)

《答权提刑启》(卷12)

《答胡吉州启》(卷12)

《答陆伯政上舍书》(卷13)

《家世旧闻》版本补议

陆游笔下的秦桧及其家族群像

一 专制独裁者——秦桧画像

二 穷奢极欲者——儿子秦熺画像

三 仗势扰民者——孙女小童夫人画像

四 鸡犬升天者——内亲王子溶画像

陆游与嘉泰《会稽志》

陆游赋浅议

陆游诗词互渗主体成因及风貌探析

一 爱国情怀,壮美诗词

二 轻视词体,以诗为词

三 天生情多,诗具词味

《放翁词》用调研究

一 词调之丰:僻调别名的发掘

二 小令之众:律绝诗体的偏好

三 东归之变:平淡自然的追求

四 长调之壮:去声字韵的使用

结语

《渭南文集》所附乐府词编次与陆游词的系年

一 《渭南文集》的编次体例与所附乐府词顺序

二 《渭南文集》所附词编次与《钗头凤》的创作时地

三《渭南文集》 所附乐府词编序的相关词史意义

论陆游与陈亮词书写方式的差异

一 多景楼书写的政治内涵

二 酬赠书写的文体选用

三 自我书写的形象塑造

四 典故书写的思想渊源

五 结语

从词题序解读陆游的创作心态及其词学观

一 陆游词题序的特点

二 陆游词题序所反映的创作心态

三 陆游词题序映射的词学观探析

“绍祚中兴”时的舌尖记忆

论陆游诗中的茶品与茶事

一 陆游诗中的茶品

二 陆游诗中的茶事

三 陆游诗中茶俗

陆游的养生理念和诗意体验

一 珍惜生命 小炷长明

二 热爱生活 博大情怀

三 独创人生 绿色自然

陆游“戏作”诗的独创性

一 陆游“戏作”诗的内容风格:沉郁与幽默共鸣的别样乐章

二 陆游“戏作”诗的独创价值

三 陆游“戏作”诗的文学创作渊源

夔峡文化与陆游西行

一 唐宋时期的夔峡形胜

二 陆游西行与夔峡文化

三 陆游在夔峡时期的文化地位

陆游从戎南郑交友及其影响述论

一 与高子长交往

二 与张季长交往

三 与刘戒之交往

四 与范西叔交往

五 与周元吉、章德茂交往

六 与宇文叔介交往

川陕行之于陆游的影响

一 人生抱负的实现

二 爱国情怀的升华

三 创作水平的提高

陆游入蜀诗的情感与画境

一 前期感情悲怆,画境沉郁

二 后期感情平和,画境淡雅

三 情感与画面描写相融合

重新想象:激活沈园景区资源的若干构想

一 沈园的现状

二 激活沈园构想之一:参与性、体验性概念的引入

三 激活沈园构想之二:整合资源实施旅游一体化管理

陆游与樊江

陆游与镇江

一 陆游在镇江的经历

二 陆游在镇江的诗、词、文

三 结语

附录 中国陆游研究会组织机构

后记

陆游与南宋社会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陆游研究会。

得书感谢您对《陆游与南宋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与子书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生活小事、日常见闻、所处环境,通过对世界、生命、金钱客观的剖析,阐述为人、处世之道,指出任何事情都要有勇敢、面对、放下、向前的处理方法,并且畅想了未来世界的美好。
日本鲁迅研究史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 电子书
域外鲁迅研究视域,较为人所瞩目的是日本鲁迅研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将军与红颜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共包括6部中篇小说和4部短篇小说。6部中篇小说分别为《将军与红颜》《大地是小姑》《车上的感觉》《晚霞绚烂无比》《钢窗锈迹》《被遗忘的谋杀案》,4部短篇小说分别为《红莲》《水牛》《莲村情话》《特别考场》。这些作品代表了作者的最高创作水准,全部在各类文学杂志上公开发表过,题材有历史人物传记、现代农村生活等,内容积极向上,语言平实流畅,可读性很强。
泪与笑 电子书
本书收入小品文26篇、书话评传9篇、序文4篇、书信41通、译文12篇。梁遇春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写作英国随笔风格的散文小品,擅长表达充满个性特点的社会人生体验,提供一种“絮语”式议论美文。他散文的数量不多,却多为可以传世的精品,在“五四”之后独树一帜。胡适认为他是“一个极有文学兴趣与天才的少年作家”。
猫与短简 电子书
本书内容以集中集的形式分为短简、猫、众生相三类。每一篇短简都体现出对纯洁爱情的渴望,对所爱人的执着,失去爱时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