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视域的世界遗产

公法视域的世界遗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国际公法的人类共同遗产概念和国内公法的国家遗产概念为理论路径,对作为公法遗产的世界遗产做了知识体系的学科定位,并对法律如何保护世界遗产进行了系统的学说构建。

内容简介

本书追求以法为本,追踪世界遗产事务的发展脉络,研究、阐发了公法视域中世界遗产法的主要内容:反映当代主流理念的法律价值取向、严苛的法定标准、繁复的法定程序、立体的遗产类型、典型案例、法律理念和法定规则的变迁、世界遗产教育与保护行动要旨,呈现了世界遗产法的基本理论框架。

作者简介

作者刘红婴,1962年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法律语言学、法律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语言学和世界遗产法。

著有《弹性法律语言论》《世界遗产概论》《中华精神》等独著、合著十余种;在国家级、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立法技术中的几种语言表述问题》《法律词语构成法浅探》《成文法中的“或者”问题》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在综合类报刊上发表学术随笔、评论、新闻专稿百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世界遗产是公法上的遗产

第一节 法律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一、私法上的“遗产”与公法上的“遗产”

二、“世界”与“遗产”不是简单相加

三、制度对概念的推进

四、世界遗产是公法意义上的特有概念

第二节 关于世界遗产的国际法

一、公约

(一)世界遗产的根本大法

(二)公约的内容概要

(三)精神相通的公约群

二、建议书及其他文件

三、国际宪章

四、宣言

第三节 关于世界遗产的国内法

一、国内法中的“前公约概念”

二、国内法中的“后公约概念”

三、立法在概念上的对接

第四节 世界遗产法的理论价值

第二章 人类共同遗产

第一节 人类共同遗产的范畴

一、南极

二、外层空间

三、公海及其海底资源

四、世界遗产

五、文化多样性的格局

六、数字化遗产

第二节 人类共同遗产理念的培育

第三节 相关法律群

一、与南极相关的法律群

二、与外层空间相关的法律群

三、与文化多样性相关的法律群

第四节 世界遗产作为人类共同遗产

一、法律主体扩展

二、世界遗产的权利层阶

(一)个人的权利

(二)族群的权利

(三)国家的所有权

(四)人类共享的权利

三、保护中的管理问题

第三章 国家遗产

第一节 “国家遗产”和“国家遗产制度”

一、“国家遗产”和“国家遗产制度”的概念

二、“国家遗产”的公法性质

三、“国家遗产制度”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国家遗产制度”在一些国家的建立情况

第三节 建立“国家遗产制度”的意义

一、全面有效地保护国家的遗产资源

二、有利于物质类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体性保护

三、提高行政效率

第四节 我国建立“国家遗产制度”的基础和路径

一、创制主干法律

二、设置行政组织及权限

三、深化理论研究

四、实施教育方略

第四章 世界遗产组织法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体系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二、世界遗产委员会

三、世界遗产中心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

第二节 相关国际组织

一、国际遗迹遗址理事会

二、保护和恢复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

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四、其他相关组织

第三节 缔约国组织法

一、《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

三、缔约国的相关组织及责任

第五章 自然遗产

第一节 自然遗产的范畴和标准

一、法定范畴和标准

二、描述地球的历史

三、严苛的“大区域”要求

第二节 自然遗产的次级类型

第三节 自然遗产的科学价值与审美价值

第四节 行进中的自然遗产

一、何谓行进中的自然遗产

二、自然遗产如何处于行进中

(一)范例一:中青年期的喀斯特地貌

(二)范例二:陆地的高度每年抬升3厘米

(三)范例三:冰川每天前行3米

三、行进中的自然遗产的关联价值

(一)发展性

(二)完整性

(三)关联性

(四)系统性

第六章 国家公园

第一节 概说

一、国家公园制度的由来

二、国家公园制度中的组织机构

三、国家公园区域的划定

第二节 立法

一、英美法系

(一)一园多法

(二)一法多园

(三)一般规则

二、大陆法系

三、其他的混合型法系

第三节 价值理念

一、荒野的权利

二、全民的利益

三、代际责任

四、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

第四节 体系与发展

一、创始国及早期设立国家公园国家的法律

(一)《优胜美地法》

(二)加拿大的跟进

(三)阿根廷的精粹

二、跟进时期国家的法律

三、全面发展时期国家的法律

第五节 国家公园制度的经验典型

一、经验典型:法国法的技术

(一)宪法级法律

(二)《环境法典》

(三)行政权属

(四)立法技术的延伸

二、经验典型:澳大利亚的方法

(一)法律的更迭

(二)《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的规范范畴

(三)法定管理权属

三、特殊经验:黄石国家公园8年濒危史

第六节 国家公园制度如何实施

一、普及理念

二、政府职责

三、自然自身的“管理”

四、国家公园与社区生活的平衡

第七章 物质类文化遗产

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范畴和标准

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次级类型

一、文化遗产类型的丰富性

二、文化遗产类型的交叠性

三、文化遗产类型的发展性

四、文化遗产类型中的典范

第三节 文化景观

一、文化景观类别的出现

二、文化景观概览

三、文化景观范例

第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词义性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演化过程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层次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早期形态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

一、史诗

二、语言

(一)语言是文化遗产

(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言

(三)语言遗产保护行动

三、戏剧

四、舞蹈和音乐

五、手工技艺

六、节庆习俗

(一)狂欢节

(二)仪式庆典

(三)人际交流

第四节 习惯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贡献

一、千年的水法庭

二、不变的大宪章

三、悠久的家族法

第九章 世界遗产法定标准分析

第一节 《世界遗产公约》确定的标准

一、初始标准

二、标准的变化与变化后的标准

三、标准的深化

第二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的标准

一、早期的标准

二、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标准

三、进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标准

第三节 真实性与完整性标准

一、真实性

二、完整性

三、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实例分析

第十章 世界遗产的法定程序

第一节 申报程序

第二节 确认程序

第三节 后续程序

第四节 缔约国大会议事规则

第十一章 世界遗产的基本政策

第一节 全球战略

一、均衡性和典型性

(一)类型上的均衡性和典型性

(二)地域上的均衡性和典型性

(三)国家分布上的均衡性和典型性

(四)文化上的均衡性和典型性

(五)历史阶段上的均衡性和典型性

二、战略意义

三、政策实施

第二节 共享原则

一、共享的意义

二、共享的空间

三、共享的成就

第三节 两个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

(一)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二)生物多样性的综合价值

(三)生物多样性与世界遗产

(四)世界遗产中的生物多样性成就

(五)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二、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特性

三、两个多样性的关系

四、“全球共同”

五、世界遗产自身的多样性

第十二章 法律理论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法律精神

一、以法为纲

二、立体地体现法律理念

三、法律要规定保护的方法

第二节 国际法主体

一、人类

二、国家

三、族群

第三节 法理价值观

一、选择有限普遍主义

二、设定相关罪名和刑事责任

三、全盘意识

第四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贯穿

一、连贯和互动

二、国际法的约束力

(一)积极约束

(二)底线约束

(三)国际约束案例

第五节 世界遗产国内立法要义

一、立法准则

二、经验模式

(一)英国

(二)美国

(三)加拿大

三、中国模式

(一)中国的保护状况

(二)中国的立法目标

(三)整合法律资源

第十三章 世界遗产的法律价值观体系

第一节 法律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一、和平文化

二、文化尊重

三、人权保障

四、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世界遗产诠释价值观的方法

一、集中命题

二、主题融入遗产的细节之中

三、“负命题”的方法

第三节 为世界带出新活力

一、世界遗产将普适性的文明理念传递出来

二、世界遗产为法律植入新的命题

三、世界遗产自身的生长和完善

四、世界遗产赋予人类集体的责任

五、世界遗产带动研究和教育事业

第十四章 世界遗产典型案例

第一节 两国或多国共享遗产案例

一、罗马帝国防御长城

二、十国共享一项遗产

三、比利牛斯—珀杜山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濒危世界遗产案例

一、大沼泽地国家公园

二、德累斯顿易北河谷

第三节 可弥补的案例

第四节 特别含义的案例

一、阿富汗巴米扬山谷

二、耶路撒冷古城

三、加拉帕戈斯群岛

第五节 受气候影响的世界遗产

一、气候变化与世界遗产

二、关于世界遗产和气候变化的战略

第十五章 世界遗产名录系列

第一节 《世界遗产名录》

一、《世界遗产名录》总况

二、《世界遗产名录》的内容

三、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

四、《世界遗产名录》殊途同归的呼应

第二节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一、《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作用

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循环状态

三、濒危名录如何实施“制裁”

四、同时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情况

五、濒危名录的政治敏感

六、濒危名录的悲悯情怀

七、濒危世界遗产分类分析

八、更新的《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第三节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系列

第四节 世界遗产地图

第五节 国家一级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第六节 世界遗产大国

一、数量排名

二、何以称世界遗产大国

三、世界遗产大国的责任

第十六章 保护世界遗产行动

第一节 保护世界遗产的国际行动

一、世界遗产标识

二、世界遗产青年论坛

三、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

第二节 国外保护世界遗产行动示例

一、“寻求解决办法”的示例

二、“成功修复”的示例

三、保护拉沃葡萄园的典型历程

第三节 与公约有关的标志性事件

第四节 中国的行政立法和地方立法

一、我国行政立法简况

二、地方法规和规章建设

三、《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价值评析

第五节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一)批准公约

(二)人大立法

(三)建立法律体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立法

三、设立国家遗产日

第十七章 世界遗产研究和教育

第一节 世界遗产研究的若干问题

一、构建综合性的研究框架

二、世界遗产学的构成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理论研究

(一)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理论研究的要点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理论研究的特性和目标

第二节 世界遗产教育

一、国际世界遗产教育

二、国外的世界遗产教育

三、国内的世界遗产教育

四、更宽广的世界遗产教育

五、世界遗产的远景

附:图表位置指引

公法视域的世界遗产是2021年由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刘红婴。

得书感谢您对《公法视域的世界遗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写给老板的法律课 电子书
为老板提供全方位的法律防范指南,老板处理法律纠纷、规避运营风险的红宝书。
行动中的劳动法律 电子书
以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为代表的劳动法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分析影响劳动法律落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近代中国的法律与政治 电子书
本书不仅充分展示了近代法律史研究的前沿成果,也为法律史研究扩展了新领域,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血液管理的法制化历程 电子书
纪念《献血法》实施二十周年,一部梳理中国献血事业法制化发展的作品。
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电子书
熊逸作品,讲透古代中国的正义、道德、伦理,告诉你许多难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