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司法改革的中国范式

民事司法改革的中国范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民事改革,“司法为民”,本书探讨其进展及特色。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欧美学者基于其民事司法的实践困境,提炼出了“接近正义”(AccesstoJustice)的民事司法改革理论,随即成为欧美各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识,构成了其民事司法改革理念的主轴并延续至今。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民事司法改革也大规模展开。改革沿着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和民事诉讼领域的“庭审方式改革—审判方式改革—审判制度改革—诉讼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两条主线,最终在“司法体制和司法制度改革”领域形成汇聚效应。如果说欧美民事司法改革的主题是“接近正义”,当代中国的民事司法改革主题则是“司法为民”,本书在深刻挖掘中国“司法为民”改革理论内涵的同时,围绕11个改革主题展开场景分析,通过研究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事司法改革的时代进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简介

基金

创新、突破与发展——“诉讼法学新兴领域研究创新文库”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接近正义:民事司法改革的全球视域

第一节 欧美民事司法的实践困境

一 贫困者诉诸司法受阻

二 扩散利益保护的缺失

三 法院“诉讼爆炸”的危机

第二节 “接近正义”理论的兴起

一 “接近正义”概念的提出

二 “接近正义”含义的厘清

三 “接近正义”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 “接近正义”司法改革运动的进展

一 美国的民事司法改革

二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民事司法改革

三 法国、德国、日本的民事司法改革

第二章司法为民:当代中国的民事司法改革

第一节 “司法为民”的理论展开

一 “司法为民”司法观的历史生成

二 “接近正义”与“司法为民”的理论置换

第二节 “司法为民”与中国当代民事司法制度的形成

一 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司法改革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司法改革

三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第三节 21世纪的中国民事司法改革

一 21世纪中国司法改革的演进历程

二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司法改革理论

三 民事司法改革的主要议题与展开逻辑

第三章 立案登记制改革:民事诉权的程序保障

第一节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背景

一 立案审查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 围绕立案登记制的学术争论

第二节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一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探索历程

二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实施效果

第三节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学理争议与前瞻

一 中国立案登记制的形式与实质

二 立案登记制与虚假诉讼、诉权滥用的防范

三 立案登记制与法院“案多人少”问题的化解

第四章 多元解纷机制改革:应对“诉讼爆炸”的基本策略

第一节 多元解纷机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一 “枫桥经验”:多元解纷机制改革的传统资源

二 “诉讼爆炸”:多元解纷机制改革的司法背景

三 观念转变:多元解纷机制改革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多元解纷机制改革的逻辑与成效

一 横向:多主体同时发力、协调统一

二 纵向: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试点探索并行

第三节 多元解纷机制改革的问题与展望

一 多元解纷机制改革的问题

二 多元解纷机制改革的展望

第五章 繁简分流改革: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改革探索

第一节 繁简分流改革的时代背景

一 化解法院审判工作中“案多人少”的矛盾

二 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提高审判工作效率

三 贯彻司法为民,进一步推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第二节 繁简分流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一 繁简分流改革的实践逻辑

二 繁简分流改革的成效

第三节 繁简分流改革中的争议及其解决

一 “繁案精审”与程序保障的强化

二 “简案快审”与基本的程序保障

三 督促程序的“休眠”与“激活”

第六章 在线诉讼方式改革:信息技术革命的司法回应

第一节 在线诉讼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 在线诉讼的界定

二 在线诉讼方式兴起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中国在线诉讼的探索与法律规制

一 在线诉讼探索的实践经验

二 在线诉讼的制度建设进展

第三节 域外在线诉讼方式的运用经验——以德国为例

一 德国在线诉讼改革历程

二 德国在线诉讼制度改革的重心

三 对我国在线诉讼制度建设的启示

第四节 关于在线诉讼若干争议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 在线诉讼与直接言词原则紧张关系及其消解

二 在线诉讼与证人出庭作证规则的紧张关系及其消解

三 法院对“异步庭审”方式的运用及其合理限制

第七章 法院调解制度改革:“和为贵”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一节 中国法院调解的文化传统

一 中国古代的法院调解文化

二 “调解为主”的人民政法传统的形成

第二节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实践逻辑

一 法院调解原则的立法确认

二 法院调解政策的实践调整

第三节 法院调解中“调审关系”的跨世纪之争

一 调审分离论——借鉴西方司法传统的理论设想

二 调判结合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三 法院调解的中国图景——调判结合论的复归

第四节 中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展望

一 法院调解制度的功能定位

二 调判结合模式下调审关系的优化路径

三 法院调解社会化的路径分析

第八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司法民主的中国表达

第一节 新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早期发展

一 革命根据地时期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探索

二 新中国早期阶段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第二节 学术界有关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争议

一 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存废之争

二 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完善的思路之争

第三节 新时代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最新发展

一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

二 从改革试点到《人民陪审员法》的制定

三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背后的理论更新

第九章 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家事正义的程序保障

第一节 家事事件的类型与特点

一 家事事件的类型

二 家事事件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家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实践

一 家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背景分析

二 中国家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实践逻辑

三 中国家事审判方式改革成效及其困境

第三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家事司法改革的经验

一 普遍以专门立法驱动家事司法改革

二 家事审判普遍适用或部分适用非讼法理

三 普遍重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

四 普遍重视家事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化

第四节 家事司法程序的特殊法理与立法展望

一 家事司法程序的特殊法理

二 家事司法程序的立法展望

第十章 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统一法律见解的司法技术革新

第一节 案例指导的基本问题厘定

一 案例指导的基本内涵

二 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

第二节 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 案例指导制度的改革逻辑

二 案例指导制度的改革成效

第三节 案例指导制度的争议问题与改革前瞻

一 关于案例指导制度的学术争议

二 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改革前瞻

第十一章 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优化审级职能的尝试

第一节 审级制度与审级功能原理

一 审级制度的设置

二 审级功能原理

第二节 中国四级法院两审终审制度的形成

一 审级制度的历史演进

二 选择两审终审制的考量因素

三 两审终审制在实践中的运行效果

第三节 关于审级制度改革的学术讨论与改革进展

一 关于审级制度改革的学术讨论

二 关于审级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

第四节 四级法院职能定位改革的经验与展望

一 四级法院职能定位改革的背景

二 四级法院职能定位改革的试点工作经验

三 关于审级制度与四级法院职能定位改革联动的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民事司法改革的中国范式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安秀伟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民事司法改革的中国范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政策与法律卷 电子书
本书对我国教育相关的政策与法律进行了翔实的梳理和总结。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刑事篇 电子书
由精神病学、心理学、法学等专家学者、法官及律师等共同完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与理解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
司法会计鉴定意见审查实务 电子书
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溯源性高150个典型案例专业视角评析
近代中国的法律与政治 电子书
本书不仅充分展示了近代法律史研究的前沿成果,也为法律史研究扩展了新领域,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电子书
熊逸作品,讲透古代中国的正义、道德、伦理,告诉你许多难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