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女性版《培根随笔》,上野千鹤子之前,玛丽已是女性主义之先驱。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论女儿的教育》《本事真迹》和附录《一个父亲留给女儿的遗产》。
沃氏在《论女儿的教育》中对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性别概念和女性教育提出了强烈批评。她反对观赏性的专门针对女性的教育科目,大力宣扬两性应接受相同的教育,并建议为此采用自然和理性的育人标准。当时不同政治立场的女作家,如埃奇沃思和奥斯丁等,都接受沃氏所主张的德行与性别无关的原则。
在儿童故事集《本事真迹》中,沃氏认为,针对儿童的读物要在更现实的背景中传达出正直、仁慈和节俭的价值观。
她对生活和文学中的装饰和技巧极为厌恶,她写《本事真迹》的初衷就是为揭露那些不称职的父母。
作者简介
作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现代女权主义的奠基人。玛丽出生的年代,启蒙主义正光芒四射,浪漫主义运动接踵而至,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遥相呼应。这是一个风雷激荡,思想活跃,人文主义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个体权利愈加受到尊重,主体意识曰益觉醒的时代。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相适应的这些思想在欧美社会广为传播,“自由、平等、博爱”观念至少在口头上成为大家的普遍追求。正是在这种时代氛围的感染与熏浸下,玛丽逐渐成长为一名女权主义者。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译者序
女儿教育
前言
婴幼儿的保育
道德纪律
外在成就
举止做作
着装
艺术
阅读
寄宿学校
脾气秉性
女性的不幸处境,受过时髦教育,却一文不名
爱情
婚姻
随想
失望产生的益处
对待仆人
守安息日
原则不定的不幸
仁爱
玩牌
戏剧
公共场所
本事真迹
前言
导论
附录 遗言教女
序
导言
宗教
行为举止
娱乐
友谊、恋爱、婚姻
女子教育是202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英]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得书感谢您对《女子教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