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邦到帝国:俄国专制君主制探源

从城邦到帝国:俄国专制君主制探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文明史的角度探究俄国君主专制制度。

内容简介

专制君主制是俄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核心,是理解俄国各阶段历史进程的一把钥匙。

本书力图在文明史观的视野下,将俄国专制君主制与东方式独裁君主制和西欧式绝对君主制进行比较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的制度生成、维系、变迁理论为指导,探究俄国专制君主制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和政治制度是何时起源的,是缘何产生及如何形成的,以期解决俄国专制君主制“是谁”而非“像谁”的本质问题。本书旨在探寻俄国政治制度变迁的内在理路,可为深入理解俄国历史发展道路和现实政治抉择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周厚琴,1982年生,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流动站师资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俄国史。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俄国专制君主制探源”,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国通史”(六卷本)第一卷。现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危机与选择:俄国大动乱研究(1598—1613年)”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总序

导论

一 “专制君主制”新译及概念内涵

二 专制君主制的学术史嬗变

三 新制度主义理论下的俄国专制君主制

第一章 基辅罗斯:专制君主制古已有之?

第一节 俄国史学界对基辅罗斯政治制度的争论

第二节 王公及其职能

一 “外来的”瓦良格王公

二 “流动的”王公继位顺序制

三 王公的权力范围

第三节 亲兵与波雅尔

一 亲兵的由来及王公亲兵的构成

二 波雅尔阶层

第四节 城市公社与维彻

一 城市公社的形成

二 维彻的性质、社会构成及职能

第五节 11~13世纪初基辅罗斯城邦的非专制政治

一 西南罗斯的波雅尔贵族政治

二 西北罗斯的维彻民主政治

三 东北罗斯的君主政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蒙古桎梏”下的选择:俄国专制君主制的起源

第一节 13~15世纪蒙古统治时期的封邑罗斯

一 金帐汗国的“桎梏”:打破罗斯政治平衡

二 立陶宛-罗斯公国:贵族政治的歧路

三 大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民主政治的衰微

四 莫斯科公国:君主政治的加强

五 最后的博弈:莫斯科专制政治的胜利

第二节 俄国专制君主制何以源起

一 金帐汗国的政治影响:中央集权化

二 拜占庭的宗教遗产:政权神圣化

三 东北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土地国有化

四 莫斯科王公家族的个性与选择:家国同构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莫斯科罗斯:俄国专制君主制的雏形

第一节 等级代表君主制还是专制君主制

第二节 莫斯科罗斯的中央政权机构

一 从大公到沙皇

二 波雅尔杜马

三 缙绅会议

四 衙门制度

五 军事组织

第三节 莫斯科罗斯的地方管理体系

一 地方行政长官制度和食邑制的衰落

二 固巴管理和地方自治的兴起

三 军政长官管理

第四节 伊凡四世的“特辖制”

一 重臣拉达的改革:另一种发展的可能

二 伊凡四世的“特辖制”:摧毁国家政权大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彼得堡罗斯:俄国专制君主制的成型

第一节 大动乱年代的变局:未完成的等级代表君主制

一 最高政权合法性来源的新变化:选举沙皇

二 限制沙皇专制权力的尝试

三 地方权力中心的出现

四 社会政治意识的落后:等级代表君主制的流产

第二节 大动乱后的俄国:专制君主制的重建与强化

一 米哈伊尔的统治:国家政权的重建与新王朝的巩固

二 罗曼诺夫王朝继任者的统治:专制君主制的自我强化

三 在传统与革新之间摇摆:17世纪的应对

第三节 帝国模式下的专制君主制

一 彼得一世“正规化国家”的思想来源和背景

二 彼得一世改革:中央集权化和官僚化的完成

三 专制君主制在俄国的确立和定型

本章小结

结语

一 政治文明视野下的俄国专制君主制现象

二 历史比较视野下的俄国专制君主制特点

三 现代民主视野下的俄国专制君主制遗产

参考文献

一 外文译著

二 中文专著

三 中文论文

四 俄文专著

五 俄文论文集

六 俄文论文

七 英文专著

八 英文论文

九 网络资料

附录

一 俄国君主世系表

二 1724年中央机关一览表

三 俄国历史地图

译名对照表

一 专有词语对照表

二 人名对照表

三 地名对照表

后记

从城邦到帝国:俄国专制君主制探源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周厚琴。

得书感谢您对《从城邦到帝国:俄国专制君主制探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从加勒比海到彩虹国度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对古巴和南非两个国家的游记。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游历古巴哈瓦那、圣地亚哥、关塔那摩、特立尼达、西恩福戈斯等地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探访海明威故居,卡斯特罗墓地和格瓦拉纪念馆等特色景点。在前往南非的旅途中,作者以日记的笔法,记录了转机时参观香港孙中山纪念馆的经历,以及抵达南非后,参观克鲁格国家公园、约翰内斯堡、索韦托、种族隔离博物馆、宪法山、布隆方丹、开普敦、好望角、德班等地的所见所闻。作者在出
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 电子书
本书由作者在日本讲学期间搜集整理的近代史料、调查访问、讲学记录等汇聚而成。
从红壤到黄土:朱显谟传 电子书
本传记通过撰写中国著名的土壤和土地整治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显谟几十年来在土壤发生、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和国土整治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系统回顾总结了朱显谟的学术成长经历,重点采集朱显谟的学术成长经历,包括其求学历程、教育环境、科学创新、研究方法、治学特点、学术传承等,深入挖掘对其学术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和事件,总结其科学思维。朱显谟的科研历程和科研成就,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等,是在中国科学与社
欧洲帝国:从民族国家的崛起到英国脱欧 电子书
斯图尔特·斯威尼从历史文化方面分析了欧洲十体化的进程,并探讨了英国脱欧背后的历史原因。本书从1648年《威斯特发里亚和约》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开始考察英国、法国与德国三国外交、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关联如何演变出了最早的欧洲一体化,也对欧洲体化的真实处境及前景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尽管整个欧洲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共同体,然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还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欧洲各国的结合,欧洲整合因而始终如梦。在这样的情况
吕氏弄权(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系列) 电子书
一本书了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专权皇后生前身后事之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