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原理:论据化的一种一般理论

修辞学原理:论据化的一种一般理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修辞学是围绕一定问题的个人之间距离的协商。

内容简介

本书为“哲学的叩问”译丛中的一部。米歇尔·梅耶试图赋予修辞学这门学科一种和谐的、统一的风貌。米歇尔·梅耶在2 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代学者的努力基础上,终于从哲学的高度和修辞学实践总结的高度,恢复了修辞学的领导学科的地位。作者建议从三个基本概念讨论修辞学:性情(ethos)表达说话者及其所支持的价值观点;逻各斯(logos)属于言语的风格,即辩论要有论据,行文要有逻辑性;情感(pathos)引入对话方或受众的感动之情。这三种风貌主导着问题与回答的耦合,其中某些问题和回答把对话双方(或数方)团结起来,而其他一些问题或回答则反映或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分歧。

作者简介

作者米歇尔·梅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哲学和修辞学教授,法国《国际哲学与修辞学》杂志主编,著作甚丰,被誉为当代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关于位论的文学生产观、批评观和审美观

导语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一 以听众(听者、受众)为核心的定义

二 以语言和风格为核心的定义

三 以演说者为核心的定义

四 源自优先权赋予上述三个维度之一的修辞学类型是何种风貌?

五 三组定义的共同特征及它们的弱点

六 我们的修辞学定义

一种新的修辞学观念

一 叩问的历史作用

二 修辞学的重大时刻

三 初创阶段:希腊人建立修辞学,罗马人多次更新

四 现代的修辞学

五 20世纪的修辞学

六 问题学的时刻

修辞学与论据化:统一律

一 修辞学推论,逻辑思维

二 修辞—论据化场的统一律:r1→q1·q2

三 个体之间的距离律:ΔL=Δ(E-P)

论据化的形式

一 什么是一个论据?

二 论据化的形式结构:论据性正方形

三 论据性程序如何运行

四 作为同一性和差异的论据性变换器的老套(程式)的功能

五 听者的类别有多少?

六 论据与修辞格

七 辞格逻辑的重建:引申性的合理性

八 辞格与老套之间的关联:比喻与图式

九 辞格、论据、场位和听者之间对应关系的综合表

修辞互动中的性情、逻各斯和情感

一 主体的位置兼对性情的问题学再解读

二 语言如何思维?

三 听者,他的动感反应、判断和问题

价值的逻辑,文化的逻辑

一 如今价值的逻辑意味着什么?

二 亚里士多德与论据类型

三 哪些是有效论据,为什么?

四 价值的演绎

五 对概述价值等级的表9的解释

六 价值在社会体系各范畴的载入

七 价值的冲突或者性情对阵情感

如何商榷个人之间的距离?

一 修辞关系中投射与实际情况的维度

二 如何解读解释个体之间商榷的关键图表

三 投射性演说者与实际演说者之间的差距的后果是什么?

四 结论

问题的变异理论

一 语境性的规律

二 作为文学性关键的问题性被颠覆的规律

三 与被颠覆的问题性规律各个不同阶段相对应的文学的理论化

四 理解,阐释,应用:法律和政治

五 当法律、政治和经济体现为演说建制时:从直接解决到修辞化

六 没有实际效果的投射性:动感语言和理性化的隐喻轴线及换喻轴线(或者精神如何代替实际情感的有意缺失或无情缺失)

七 演说建制的理论

八 广告修辞学中问题性被颠覆的规律

论据化的社会环境

一 个体之间的距离体现了冷漠或激情的冲突?

二 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

三 演说建制的诞生和运行

四 文学修辞学:用心理空间表达社会空间

五 结论

元修辞学

一 作为修辞诞生行为的叩问性与种种回答的混合

二 哲学的论据化

三 论据化如何运行?

四 元修辞学的三个主要阶段:宗教,政治,个性

五 在我们的后现代社会里,修辞学有何作为?

若干基础语词

问题学差异

解决性—问题学的双重性

思想格(或论据化方式)

修辞建制(修辞体)

演说建制

距离律:L=E-P

被颠覆的问题性规律

修辞和论据化的等值律和统一律

激情

增长的问题性

问题学

问题学排斥

修辞学

诡辩(或“欺诈”)

价值

布鲁塞尔修辞学派:从新修辞学到问题学

缘起

佩雷尔曼关于修辞的基本原则

佩雷尔曼的观点里缺少什么?

统一的修辞学理论的根本要求

性情、情感和逻各斯的问题学特征

问题学框架中性情的修辞学结构

问题学框架中逻各斯的修辞结构

问题学框架中情感的修辞学结构

文学修辞学怎么样?

结论

米歇尔·梅耶的著译目录

修辞学原理:论据化的一种一般理论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法] 米歇尔·梅耶。

得书感谢您对《修辞学原理:论据化的一种一般理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化规划:一种城市复兴 电子书
本书考察了文化在城市发展和复兴中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去身份化”:理论探索与路径选择(社会政策丛书) 电子书
本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路径探讨。
语言测试中的计量学原理 电子书
本书讨论语言测试应该遵守的计量学原则,揭示语言测试中的计量问题,提出相应的计量学建议。书中从三个维度探讨语言测试中的计量学课题:测量与测试的基本问题,测量结果的有效使用问题,测量工具(例如试卷等)的编制及质量问题,对语言测试研究者、语言测量工具开发者、语言测试和语言教育方向的博士及硕士生、语言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验研究者及硕士或博士生、教育考试工作者等有一定参考价值。
华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在界定华语的概念与范围的基础上,对华语语法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以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实际语料为基础,对华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对于推进华语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性都有参考价值。本书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海外华语词汇和语法描写的基本框架及方法,区分了海外华语词项特色词、义位特色词、搭配特色词、频率特色词的概念和内涵。随着汉语在世界的升温和海外华人的日益增长,业内的确需要对
人的城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发展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人的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