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深度探究民族复兴之路,倡导知识三元论,并提出治理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化理念的深层角度,对当下如何走出迷茫,依靠何种“定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探究。作者相信,唯有对影响中国当下主要的思想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吸取各种思想体系的精华,实现融会贯通,我们的民族复兴之路才会有坚实的思想基础。贯穿本书的是作者倡导的知识三元论。作者建议,我们要运用“中庸之道”的智慧来防止各种极端事件的发生,做到守正、致和与随变;价值观应当是开放、包容和多元的,但主导的价值导向应当清晰和明确。在治理经济方面,应当综合运用道德、政府和市场这三种力量;在治理社会方面,也要综合运用德治、法治和政治这三种治理模式的精华,并根据实际变化不断动态平衡,防止社会治理模式的僵化与失衡。本书系统地分析了知识的引力、思想的活力、文化的魔力、主义的动力、现实的压力、理性的张力、理想的魅力、变革的阻力以及复兴的定力,为中国当下的转型提供重要思维参考框架和坐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走出迷茫 呼唤三元文化融合
1知识的引力
1.1 自然的束缚 知识的力量
1.2 思想的构件 知识的内核
1.3 论整体思维 鉴内在逻辑
1.4 知识之发展 螺旋式上升
1.5 知识的活性 良知不可缺
本章小结
2思想的活力
2.1 混沌的世界 思想的活力
2.2 析中国社会 辨多元思想
2.3 传统的思想 稳定与和谐
2.3.1 儒家的社会治理逻辑
2.3.2 道家治理天下的基本逻辑
2.3.3 佛家治理社会的基本逻辑
2.4 西方之理念 民主与科学
2.5 社会主义兴 革命为公平
本章小结
3文化的魔力
3.1 文化与教化 社会性知识
3.2 文化三层次 含义各不同
3.3 探思想文化 建分析框架
3.3.1 自然问题:人如何与自然相处?
3.3.2 社会问题:如何确立人与人的关系?
3.3.3 自身问题:个人如何摆正与自身的关系?
3.4 文化的意义 包含时空观
3.4.1 文化中的时间观念
3.4.2 文化的空间假设:以组织文化为例
本章小结
4主义的动力
4.1 信仰价值观 理想乃主义
4.2 整体性思维 儒释道合一
4.3 资本逐利润 平等为回报
4.4 革命的信仰 公平和正义
4.5 中国的特色 伟大的理想
本章小结
5现实的压力
5.1 自然之条件 地理之状况
5.2 传统之文化 民族性基因
5.3 儒释道文化 稳定与秩序
5.4 西学之东渐 社会之变迁
5.5 曲折之道路 艰难之探索
本章小结
6理性的张力
6.1 理性的本质 过程与结果
6.2 实用的理性 和合的逻辑
6.3 功利的理性 资本的逻辑
6.4 革命的理性 活性的逻辑
6.5 理性的本质 不同的范式
6.6 科学的理性 认识方法论
本章小结
7理想的魅力
7.1 理想与信念 人类的灵魂
7.2 传统的理想 社会之大同
7.3 资本的理想 效率与增长
7.4 革命的理想 消灭不公正
7.5 复兴的理想 现代化社会
本章小结
8变革的阻力
8.1 化变革阻力 仗人心之势
8.2 二元对立论 认识简单化
8.3 理想主义者 心高又气傲
8.4 现实主义者 麻木或盲动
8.5 理性主义者 单纯而自负
本章小结
9复兴的定力
9.1 三源趋合流 融合聚定力
9.1.1 信仰与假定体系
9.1.2 核心价值观及价值导向
9.1.3 行为意向层
9.1.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9.2 察动态平衡 行中庸之道
9.3 理想与现实 理性促平衡
9.4 市场与政府 道德为共生
9.5 法治与德治 政治为引导
本章小结
后记
定力: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定力: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