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国家:中国国家形态的历史政治学研究

文教国家:中国国家形态的历史政治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用历史政治学分析中国文教国家的形成。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历史政治学研究方法,带着理论意识进行历史研究,通过分析文教国家的起源、演变、构造和运转逻辑,尝试重建包括国家理论在内的政治学理论。

本书重要观点包括: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国是生产型国家;文教与神教构成人类普遍性宗教的两大基本类型;文教具有教化神教的特殊功能,塑造“一个文教、多种神教,众神教统于文教”的复合宗教体系;文教支持政治统治机制,形成文教国家;

文教赋予家生存本体论地位,国家就是有情意的政治共同体;文教塑造厚生主义和历史政治理性,有效维护大一统;文教塑造士人-士大夫,构成先进性领导团体;当代中国是强化版文教国家,在价值和制度两个维度上都优于西式民族国家和自由主义国家。

作者简介

作者姚中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序言

导论 历史地重审国家与国家理论

第一节 国家起源、发展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西方主流国家理论的反思性检视

第三节 本书的宗旨、方法与结构

第一章 中国国家形态的地理、经济和宗教基础

第一节 一阴一阳之谓中国:中国政治演进的地理动力

第二节 生产型国家:与西方军事贸易型国家的比较

第三节 敬天:中国宗教体系的中心

第二章 国家作为有情意的政治共同体

第一节 生生论的关系主义:以家为本的国家组织原理

第二节 家国兼容而一体:国家作为有情意的政治共同体

第三章 大一统国家的整合机制

第一节 超大规模国家及其治理之道

第二节 厚生主义的政治经济理念与制度

第三节 大一统作为根本政治价值

第四节 历史政治理性与国家的历史连续性

第四章 文教及其宗教治理功能

第一节 儒教作为文教:比较视野下的概念厘定

第二节 中国宗教的多元一体:一个文教、多种神教,众神教统于文教

第三节 “绝地天通”作为宗教治理机制

第五章 文教国家的结构与韧性

第一节 第二次建国:文教国家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节 文教国家之地方构建:以文翁兴学于蜀为例

第三节 文教国家的结构:政教兼体而分用

第六章 为政在人:国家先进性领导者

第一节 君子作为积极公民

第二节 士人-士大夫作为“领导性治理者”

第七章 文教国家的治理机制

第一节 多元一体的治理体系

第二节 礼治:塑造有情意的共同体生活

第三节 文教的普遍秩序:东亚天下秩序的形成与演变

结论 文教国家的比较优势

参考书目

后记

文教国家:中国国家形态的历史政治学研究是202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姚中秋。

得书感谢您对《文教国家:中国国家形态的历史政治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战争的战争(1618—1648):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 电子书
这是一部对解决当今种种冲突有重要意义的警世书。
历史与现实观下的中国新闻事业研究 电子书
从历史和现实出发,展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全貌。
汉代国家统治方式研究:列卿、宗室、信仰与基层社会 电子书
从列卿、宗室、民间信仰和地方社会管理四个方面对汉代国家统治方式进行了探讨。
东南亚国家前沿研究:新加坡、老挝、泰国、缅甸、文莱 电子书
本书对新加坡、老挝、泰国、缅甸、文莱五个东南亚国家文献前沿研究进行分析。
技术与国家地位:1200~1945年的世界经济 电子书
本书考察了13世纪以来技术、制度和市场在国家竞争中的不同表现, 说明技术导致了国家的崛起和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