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展示了以GitLab CI/CD流水线为基础,打造企业级DevOps应用体系的全流程。
内容简介
全书以搭建企业级DevOps应用平台为目标,从云原生技术基础容器以及Kubernetes技术入手;然后介绍了GitLab CI/CD的常见功能应用;最后从零开始,以经典的前后端项目为例,以解决企业内研发流程的困境为思路,一步一步地将整个项目的DevOps流水线创建起来。此外,还结合Kubernetes技术进行可动态伸缩的弹性部署上线。
作者简介
编著者温红化,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资深DevOps工程师,负责建设团队DevOps体系及自动化测试体系,在自动化测试、CI/CD流水线、工具开发和自动化运维等测试开发领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曾在华为、中兴主持过大型产品团队的DevOps体系建设及自动化测试体系建设,对DevOps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篇 DevOps技术基础
第1章 DevOps技术背景
1.1 云计算简介
1.2 云原生简介
1.3 微服务简介
1.4 敏捷开发简介
1.5 CI/CD简介
1.6 DevOps简介
1.7 GitLab CI/CD简介
第2章 容器技术基础
2.1 容器概述
2.2 虚拟机及docker环境安装
2.3 docker镜像常用操作命令
2.4 docker容器的基础应用
2.5 自定义docker镜像
2.6 docker-compose的应用
2.7 搭建私有dockerhub服务
2.8 DockerSwarm集群
第3章 Kubernetes核心技术
3.1 初识Kubernetes
3.2 Kubernetes集群环境搭建
3.3 Kubernetes快速体验
3.4 Kubernetes的命名空间
3.5 Pod基础操作
3.6 Pod中常用配置
3.7 Pod控制器
3.8 Kubernetes中Service服务组件
3.9 Kubernetes中的存储管理
第2篇 GitLab CI/CD功能应用
第4章 GitLab基础
4.1 GitLab CI/CD简介
4.2 GitLab环境部署
4.3 GitLab基础应用
4.4 GitLab代码管理
4.5 Git常用命令
第5章 GitLab CI/CD配置Runners
5.1 GitLab-Runner简介
5.2 注册GitLab-Runner准备工作
5.3 配置shell类型的GitLab-Runner
5.4 配置docker类型的GitLab-Runner
第6章 GitLab CI/CD流水线模型
6.1 GitLab CI/CD流水线快速体验
6.2 基本类型流水线
6.3 有向图(DAG)类型流水线
6.4 父子类型流水线
6.5 多项目类型流水线
第7章 GitLab CI/CD变量
7.1 预定义变量
7.2 yaml中自定义变量
7.3 UI中自定义变量
第8章 GitLab CI/CD流水线的触发方式
8.1 通过指定分支名触发
8.2 通过MergeRequest触发
8.3 通过打tag触发
8.4 手动按钮触发
8.5 定时任务触发
8.6 通过trigger触发
8.7 通过检测指定目录文件修改触发
8.8 通过正则匹配方式触发
第9章 GitLab CI/CD中的缓存与附件
9.1 相同分支不同Job之间实现数据共享
9.2 不同分支相同Job之间实现数据共享
9.3 不同分支不同Job之间实现数据共享
9.4 将文件/文件夹保存为附件
9.5 基于artifacts在不同的Job和runner之间实现数据共享
第3篇 企业级DevOps实战
第10章 环境准备
10.1 基于SpringBoot创建后端项目
10.2 基于Vue创建前端项目
10.3 基于pytest创建自动化测试
10.4 DevOps流水线设计
第11章 GitLab CI/CD静态代码检查
11.1 后端Java项目的单元测试
11.2 部署SonarQube平台
11.3 配置SonarQube集成GitLab
11.4 配置SonarQube使用GitLab账号授权登录
11.5 配置后端Java项目静态代码检查
第12章 GitLab CI/CD编译发布
12.1 后端Java项目编译Jar包
12.2 后端Java项目构建docker镜像
12.3 前端Web项目构建docker镜像
第13章 GitLab CI/CD部署应用
13.1 后端Java项目部署
13.2 前端Web项目部署
13.3 部署自动化测试
13.4 DevOps流水线应用流程
企业级DevOps应用实战:基于GitLabCI/CD和云原生技术是202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温红化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企业级DevOps应用实战:基于GitLabCI/CD和云原生技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