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不仅是我国第一本叙事医学教材,也是我国第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叙事医学著作。
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的编写体现国家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政策,遵从国家卫生健康员会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的总则与细则,结合住培考核大纲(理论和临床实践),精益求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国家精品教材;凸现毕业后教育特色,打造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体现全面性和规范性,打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适用性的培训教材。强调创新性、兼顾性,提高可读性,树立大教材观,使教材建设成为推动住培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套教材继续坚持三个对接的原则,强调“三个转化”,强化“三个临床”,提高“三种能力”,培养“三种素质”,实现“三医目标”。
作者简介
编者郭莉萍,英语教授,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医学语言文化系主任,北京大学医学英语专业联合创始人,《叙事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医学与文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所访问学者,英国剑桥大学法拉第科学与宗教研究所访问学者。
郭莉萍系统地把叙事医学引入我国,主译了叙事医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并发表了多篇有关叙事医学、叙事伦理和平行病历的论文,在《光明日报》《文摘报》《健康报》《新华文摘》等报纸、杂志上也刊登了多篇相关文章,为叙事医学在我国的落地打下了基础。此外,她还多次应邀在全国各地的医学院校、三甲医院、临床专业学会的会议和培训上讲课,推广叙事医学的理念和方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 者(按姓氏笔画排序)
出版说明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轮规划教材教材目录
第二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名单
主审简介
主编简介
前 言
第一章 医学的本质:医学技术还是医学人文
第一节 医学模式的转化
一、疾病的产生
二、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三、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四、机械论医学模式
五、生物医学模式
六、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第二节 医学技术的重要性
一、不同医学模式下的医学技术
二、技术与疾病的博弈
第三节 医学人文不可或缺
一、医学的人学属性
二、医学人文体现人的价值
第四节 医学技术与医学人文的有机结合
一、医学技术不可替代
二、医学技术与医学人文密不可分
三、医学人文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叙事医学概论
第一节 叙事医学是医学人文落地的工具
一、从医学人文到叙事医学
二、叙事医学的来源
第二节 叙事医学的核心内容
一、叙事医学的三个焦点
二、叙事医学三要素
三、叙事医学的两个工具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叙事医学与共情
第一节 叙事医学与医患差异
一、医患双方对疾病解释的差异
二、叙事医学对医患分歧的弥合作用
第二节 叙事医学与医务人员共情
一、医务人员的共情
二、医务人员共情在医学实践中的作用
三、医务人员共情行为的评价指标
四、叙事医学在培养临床共情中的作用
五、如何通过叙事的方式提升共情能力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叙事医学文学作品细读
第一节 叙事医学作品阅读
一、叙事医学经典短篇故事阅读
二、叙事医学经典中长篇小说阅读
三、叙事医学经典影视故事
四、叙事医学自我疾病叙事
第二节 叙事医学作品细读与医生职业素养
一、叙事阅读能力培养
二、叙事观察和倾听能力培养
三、叙事作品阅读与共情建构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平行病历与叙事能力
第一节 平行病历的内涵与特征
一、平行病历的概念
二、平行病历的价值
第二节 平行病历的内容
一、平行病历的一般内容
二、平行病历的核心内容之一:医患共情
三、平行病历的核心内容之二:医学反思
第三节 平行病历的结构
一、选材和标题
二、平行病历的元素
第四节 书写平行病历的注意事项
一、平行病历隐私保护问题
二、平行病历的评价标准和实践过程
三、平行病历的管理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医患沟通中的叙事医学
第一节 医患关系的模式
一、萨兹-霍兰德模式
二、以马努尔模式
第二节 医患关系的伦理分类
一、人际关系
二、消费关系
三、契约关系
四、利益需求关系
五、权利与义务关系
六、文化伦理/道德关系
第三节 医患沟通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
二、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需要
三、提高医务人员知识、技术和技能的需要
四、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体现
第四节 快速识别患方的沟通风格
一、分析型沟通风格
二、友善型沟通风格
三、表现型沟通风格
四、驱动型沟通风格
第五节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一、语言沟通
二、非语言沟通
第六节 医患沟通中叙事医学的运用
一、医患沟通过程中感同身受的倾听
二、医患沟通过程中的解释
三、医患沟通过程中的核实与澄清
四、医患沟通过程中的共情
第七节 与不同类型的病人及家属沟通
一、与儿童、青少年的沟通
二、与老年人的沟通
三、与预后不良者的沟通
四、与焦虑倾向者的沟通
五、与骄傲自大者的沟通
六、与有宗教信仰者的沟通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临床决策与叙事医学伦理
第一节 临床决策
一、概述
二、依据
三、医学现状下临床决策存在的问题
四、临床决策中医患双方考虑的内容
五、病人或家属参与临床决策
六、医患共同决策
第二节 叙事医学伦理在临床决策中的作用
一、临床决策的医学伦理基础
二、叙事医学伦理
第三节 通过叙事医学实现医患共同决策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医患关系
第一节 医患关系在中外文学作品中的源头
一、中国文学作品中医患关系溯源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医患关系寻根
三、中外文学医患关系萌芽的异同
第二节 中外文学作品中医患沟通成功案例及其原因
一、中国文学作品中医患沟通的成功案例
二、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成功医患关系
三、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医患共同决策
第三节 中外文学作品中医患沟通失败的情境分析
一、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紧张医患关系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失败医患沟通
第四节 中外文学作品中医患关系的当下启示
一、文学作品中的医患关系的良性互动
二、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医患沟通启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用叙事的方式谈论死亡
第一节 国人对死亡的认知和传统
一、国人对死亡的认知现状、常见禁忌和回避
二、中国的死亡过程
三、叙事的方式讨论死亡
第二节 平衡多方意见,直面死亡过程
一、衰老和疾病
二、病人对自身死亡的认知和意愿
三、影响病人意愿实现的现实因素
四、家属的意愿对治疗过程的影响
第三节 危重病人的治疗和陪伴
一、医生对危重病人的治疗选择
二、病人对治疗的需求
三、家属对治疗的需求
四、临终直至死亡过程的陪伴
第四节 理解并帮助危重病人家属
一、家属视角中的疾病和死亡过程
二、接受死亡的情感历程
三、悔愧心理带来的医患矛盾
四、理解家属视角中的异常观点并反思各种医疗行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从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变
第一节 医生与病人
一、谁才应拥有知情同意权与决定权
二、如何开始“无法进行的沟通”的对话
三、让病人理解医学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四、治疗疾病,更要帮助病人
第二节 医生与自己
一、储备知识、提高技术
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三、解决不了的医学难题
第三节 医生与同事
一、与上级医生合作
二、与同事相处
三、在教学相长中成长
四、大团队合作
第四节 医生与社会
一、面对费用问题
二、人情社会中的医生
三、互联网时代的医生
小结
参考文献
叙事医学是202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郭莉萍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叙事医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