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线从业者的业态思考,深挖博物馆的收藏之美、展览之道、运营之伤、公共教育和观展体验。
内容简介
30年从业经历,探访过全球37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陈履生先生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的实践,从收藏、策展、运营等角度描绘了“理想中的博物馆”;作为艺术家,Mr.陈拍了数以万计的博物馆摄影作品,以摄影讲述世界各地博物馆的建筑与光影之美;作为普通观众,他感叹于伟大的历史遗存,流连于博物馆艺术品商店、咖啡馆,也被博物馆志愿者的热情打动……
作者简介
作者陈履生,1956年生于江苏扬中市。198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美术历史及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在校学习期间两次获得刘海粟奖学金。1985年分配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先后任古典美术编辑室编辑、主任。
2002年调中国画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研究员。2004年调中国美术馆,任学术一部主任,《中国美术馆》月刊常务副主编。2010年调中国国家博物馆任馆长助理,2010年11月至2016年8月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博物馆与博物馆学
博物馆与文化传承
博物馆学与中国特色
中国文博业的机遇与挑战
历史与艺术并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新航程
只有国家强大才有博物馆的强大——以埃及国家博物馆为例
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与城市振兴
世界文化遗产的优雅重生
“国宝”之殇
何谓“国宝”
“国宝”的出镜
“国宝”的捐赠
“国宝”的学术形象
“国宝”的研究
追讨海外流失文物的自信
附:不要忽悠圆明园的“水龙头”
博物馆之美
我理想中的博物馆
博物馆因展览而鲜活
博物馆因教育而非凡
博物馆因文化而立足
博物馆因公众而长久
要美术馆干什么?
美在博物馆
博物馆与国家的关系
博物馆与文化
博物馆与公众
美在博物馆建筑
美在博物馆的收藏
美在博物馆的展览
美在博物馆的教育
美在博物馆的研究
美在博物馆的商店
美在博物馆的休闲
在博物馆拍照
博物馆的建筑之美
博物馆建筑
博物馆建筑的文化属性
博物馆的改扩建
博物馆建筑的细节
博物馆建筑的光与影
博物馆的建筑摄影
迪美博物馆的光影之美
雕刻之森美术馆
美秀之美
“小而专”的城市博物馆
工业遗产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之收藏
国家收藏与文化共享
国家收藏的价值观瓶颈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建立国家级“被盗文物登记系统”
艺术品收藏的知与行
博物馆之展览
博物馆因展览而精彩
关于策展
一、展览策划的中西之别
二、以中美博物馆之间的比较为例
博物馆奇妙夜
博物馆的“夜场”
博物馆“夜” 体验
难以忘怀的V&A歌剧展
威尼斯双年展
“罗丹雕塑回顾展”诞生记
放眼全球,筹划罗丹展
打破雕塑展的常规展陈方式
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展览
很难说谁淹没谁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角落里“无尽的盛宴”
博物馆的展品说明牌
兵马俑的手指与博物馆的安全
博物馆之教育
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邂逅安娜
在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遇见玛丽
博物馆之运营
博物馆的运营之道
博物馆如何协调职能转换
博物馆的经费与收支
博物馆如何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服务
博物馆的品牌化
博物馆的衍生品
衍生·延伸
连接·链接
阻碍·阻隔
私立博物馆在中国
一
二
大学博物馆的缺失
是否拥有一座伟大的博物馆
是评判一所大学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
校园文化缺少对博物馆的依赖
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社会赞助
再说在博物馆、美术馆拍照
博物馆之美是2020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履生。
得书感谢您对《博物馆之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