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孩子

寂静的孩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耗时四年,踏遍二十一个省市及偏远山区,近百位孩童生存和心灵写真。流动与留守,生存与生活,社会底层到中产家庭孩童的真实现状。

内容简介

《寂静的孩子》是作家袁凌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全新写就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袁凌将他的目光聚焦到了孩童的身上,他关注当下中国城乡儿童的生存困境,切身感受他们的生存条件、日常劳作和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最终完成了这一份关于孩童的生活和人性记录。

留守、随迁、失学、单亲、孤儿、大病……儿童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却又顽强成长。儿童的生命本应该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乐,但这些孩子的声音却受制于阶级、地缘、身份的壁垒而无法被传达。

《寂静的孩子》就是关于这样一批儿童生存境况的详实记录。打破壁垒,克服距离,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们的声音不应如此安静。

作者简介

作者袁凌,1973年生于陕西。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999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出版诗集《石头凭什么呼吸》。有《我的九十九次死亡》《让沉默之物发声》等作品二百余万字。长期在财经、凤凰周刊、新京报等媒体任职,现任《博客天下》资深主笔。曾发表《北京SARS后患者骨坏死调查》《血煤上的青苔》《守夜人高华》等有影响的调查和特稿报道。关于高华的特稿获腾讯网2012年度特稿奖励暨南方传媒研究年度致敬。2013年4月发表反映女子劳教所生态的特稿引起国内外重大反响,获得腾讯网2013年度特稿奖励暨南方传媒研究年度致敬。在网易真话频道、百度百家、共识网等媒体发表系列非虚构作品,代表作有《无家可归的娜拉》《不便与不能——重谈布罗茨基与哈维尔的困惑》《掌声献给齐奥塞斯库》等。此外,曾在《小说界》《作家》《天涯》《中国作家》《书屋》《新世纪》等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思想随笔数十万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儿童探访档案

第一辑 异乡

缝纫机和大富翁

北京五环外的最后日子

“王子”和四个“公主”

车间里的母女

破碎的蛛网

花房少年

第二辑 阴影

给妈妈的情诗

寻找回来的温润

没有故事的地方

被城市惊吓

雪山脚下的夜

第三辑 大病

无权长大的少年

血疑

驴皮记

到灯塔去

屋檐下的冰

不敢骑马的牧羊少年

第四辑 留守

一个人的课堂

红泥小屋的炉火

米热古丽的声音

针脚编织的时光

自从离别后

为了告别的团聚

第五辑 单亲

脚踝上的重量

河西走廊的月光

造屋记

黄色流苏的房子

热带的忧郁

学前班的十七岁少年

第六辑 远方

大洪水的记忆

米亚赛尔的身量

国境线上的童年

“联合国”家庭

大峡谷的八兄妹

带我到山顶

沙漠边沿的阿比达

寂静的孩子是2019年由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袁凌。

得书感谢您对《寂静的孩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见信如面(最美情书系列) 电子书
“最美情书系列”之《见信如面》,精心收录了70余篇鲁迅、徐志摩、朱生豪、萧红、闻一多等大家写给爱人的书信篇目。
赵树理文集:谈兴趣 电子书
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电子书
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
赵树理文集:三里湾 电子书
立志做“文摊匠”的赵树理,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文学意识(汉语言文学中国特色研究丛书·实践论文学理论建构) 电子书
以作品为原点,以实践为根据,以整合为目的,百年来的女性文学研究从有性别色彩到无视性别特征再到双性和而不同,画出了一道清晰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