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螺旋

通胀螺旋:中国货币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1939-1949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推荐一:通胀是信用纸币时代难以消除的金融现象。关于中国的货币问题,过去一个世纪在国际上被认可也是的著作便是《通胀螺旋》。

推荐二:《通胀螺旋》一书是民国知名金融家、“中国现代银行业之父”张嘉璈先生以亲历者身份回顾法币、金圆改革过程的力作,他的回顾和分析,是我们更全面理解信用货币、理解中国现代金融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素材,更是了解中国政经变迁不可或缺的文本。作者的亲历记录,胜过所有的道听途说和想象演绎。历史不会重复,但高度的相似性正预示着未来的路径。

推荐三:张嘉璈先生是百年来世界上具影响的华人银行家、学者。二十世纪的诺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先生对中国货币制度的研究,即以《通胀螺旋》这本书及张嘉璈先生的其他言论为参照;当今世界知名中国问题泰斗托马斯·罗斯基先生更是对张嘉璈先生推崇有加,在其给本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建议眼下的委内瑞拉阅读本书、应对通胀。本书的价值和作者的地位一目了然。

推荐四:本书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如工资、涨价、抢购、配给、薪俸、黄金、汇率、贬值等记录,百年不变、恰如眼前。中间的数据对比,不只可以作为国内各种(历史)争论的依据,也可与当下时事对比、同个人对比。

推荐五:《通胀螺旋》所记录时期的法币和金圆问题,国内相关资料稀缺,相关讨论多显零碎。这本书将为市场、民众、学者乃至官员各个群体提供依据。

内容简介

《通胀螺旋》一书是作者张嘉璈先生以其自身经历,全貌地记录了中国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9年间的通货膨胀发展过程。

因历史和社会政治原因,战前的中国国力羸弱,维持抗战并非易事。作者以当事者的身份,从中国的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农业发展、外国援助及中日货币战等诸多方面,详细记录了抗日战争及国共对抗时期战场之外的中国历史。这本书是一部抗战和社会动荡时期的货币史、财政史和普罗大众的社会生活史。

书中关于政府治理、币制改革变迁、中国新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财政弊端、城乡/东西部“二元”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等问题的讲述,被西方官学界视为了解发展中经济体发展状况的借鉴,对于今天的中国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嘉璈(1889-1979),字公权,江苏宝山人,民国著名银行家。早年求学于日本庆应大学,学习现代经济、金融理论。回国初期受梁启超提携,曾在袁世凯政府有短暂经历。后进入金融界,先后担任中国银行副总裁、总裁,中央银行总裁、中央信托局局长;期间还曾担任铁道部部长、交通部部长。任职银行界时,张嘉璈先生用其所学现代经济和银行知识,重塑中国的银行业,更以其刚毅的性格和掌握的现代商业规则,大程度地保证了银行的独立性,了中国新式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尤其奠定了中国银行后续近百年的国际声望;其关于中央银行的思想,在当时同步于世界,对半个世纪之后的中国仍有影响。他因此获得了“中国现代银行之父”“民国银行先行者”的美誉。任职铁道/交通部部长期间,张嘉璈积极推动铁路、公路事业发展,为支持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于1938年命令卢作孚先生的民生公司转运入川人员和军品商货,被后人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抗战结束后,张嘉璈受命担任东北经济委员会主任,代表国民政府就东北接收问题同各方周旋,是熟悉东北局势的官员。1947年,张嘉璈受蒋介石委托出任中央银行总裁,适逢中国通胀局势加速恶化之时,后于1948年5月辞职。1949年之后,张嘉璈移居澳大利亚,在大学任教并开始撰写《通胀螺旋》一书,后移居美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79年于美国去世。张嘉璈的兄妹也是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如张君劢和张幼仪。

于杰,从业于银行和投资领域多年,已翻译出版《时运变迁》、《管理美元》和《通胀螺旋》。目前还担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章节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初版序言

初版自序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

第一章 1939年之前

战前背景

战时通胀的第一阶段:1937—1939年

第二章 战时通货膨胀:1940—1945年

战时通货膨胀的中间时期:1940—1941

战时通胀的后阶段:1942—1945

第三章 战时通胀期间后方收入分配变化

第四章 战后时期的通胀

第五章 中国1937—1949年通货膨胀的综合分析

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隐患

中国的通货膨胀情况

第二部分总需求的增长

第六章 战前政府财政

第七章 政府战时的财政和开支

预算

1937—1945年的政府开支增长

政府收入

外援的影响

赤字财政

第八章 战后政府财政

预算

政府收入

赤字财政

1948 年降低政府财政赤字的努力

第九章 货币市场和对私信贷

货币市场、对私信贷和总需求

战前的货币市场和对私信贷

货币市场在总需求扩张的作用:1937—1940 年

1940-1945 年的对私信贷和总需求的扩张

战时信贷扩张对总需求的影响

战后对私信贷及总需求的扩张

第十章 总供给

1937 年之前的供给状况

战时供给情况

战后供给情况

第三部分反通胀政策

第十一章 财政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战时反通胀货币政策

战后的反通胀货币政策

第十二章 外汇

战前外汇政策

1937—1938年的战时外汇政策

1939年的中英平准基金

中美英外汇平准基金委员会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外汇市场

战后外汇政策

1948-1949年后的外汇政策

第十三章 对外贸易

战时输入政策

战时输出政策

战后输入政策

战后输出政策

第十四章 统制物价和工资

战时统制

战后统制

第四部分 一些教训和当下的问题

第十五章 一些教训和当下的问题

附录一 价格走势

附录二 导致总需求增加的因素

附录三 供给

附录四 外汇和对外贸贸易

译后记

通胀螺旋是2018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张嘉璈。

得书感谢您对《通胀螺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近代天津典当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利用近代天津典当档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近代天津城市的典当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性,对近代天津城市史和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维正之供.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以多维、平衡、缜密的思路,爬梳丰富史料,为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这一研究领域添补更为完整的解释。
中国经济史评论(总第9期) 电子书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刊,本册是第9期。
中国经济史论丛(2015年第1期总第3期) 电子书
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再探析,从全球史视角下的长期经济增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