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著名非洲问题专家,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李安山对非洲的研究心得。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的非洲研究进行反思,提出中国在非洲的战略思想,同时对非洲历史与中非合作的关系进行认真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李安山,著名非洲问题专家,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非洲研究中心主任。1977年入湖南师范学院外语系,1981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毕业后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从事研究。1987年赴加拿大求学,师从美国非洲研究学会前会长Martin Klein教授。曾在美国、英国、加纳进行论文调研。1994年到北京大学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言 中国非洲研究和我的探索之路(代序)
第一部分 研究与话语
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
感受非洲(1900—1949年)
支持非洲(1950—1965年)
了解非洲(1966—1976年)
研究非洲(1977—2000年)
中非关系研究三十年
中非关系研究的肇始
30年的主要成果
参考资料
非正式出版物
研究机构的作为
中非关系研究的国际话语
一 缺乏兴趣且领域甚少
二 数量日增但偏见颇多
三 日渐深入与话语多元
四 结论
第二部分 政策与战略
中国对非政策的调适与转变
意识形态:从强调到弱化
交流领域:从单一到多元
合作性质:从注重无偿援助到强调互利双赢
“中国崛起”语境与中非关系
“中国崛起”:判断与解读
中非关系:连续性与阶段性
中非关系:形式与特点
中非关系:曲解与批判
为中国的国际形象正名
一 中国的非洲战略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二 中国的非洲战略:误解、批判与正名
三 正面国际形象的塑造:行动与宣传
中非合作论坛的起源
一 坚实的基础
二 迫切的需要
三 新的机遇与挑战
四 非洲方面的推动
五 中国方面的积极行动
六 中国的非洲战略:现实与挑战
中国对非援助与国际合作
一 西方对外援助:类型与特点
二 中国对外援助:理念与历史
三 中国对外援助:方式与效益
四 挑战:对外援助抑或发展合作?
第三部分 历史与现实
古代中非交往:史料与推论
一 非洲华人的起源:本土证据与推测
二 郑和船队后裔之传说与考证
三 有关非洲人在中国的证据
四 有关唐代黑人来源的观点
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影响
中国援外医疗队:历史
中国援外医疗队:规模
中国援外医疗队:对受援国人民的贡献
中国援外医疗队:对中国外交的贡献
中国援外医疗队: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国—非洲的民间交往
中国与非洲民间交往的历史
中非合作论坛与民间交往
中国—非洲个体之间的文化交流
中国—非洲民间组织的相关社会活动
中非民间交往的特点与展望
中国—非洲政治合作的可持续性
中国—非洲关系的四个基本事实
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
中非政治合作的历史文化基础
“软实力”之谬与全球治理之道义根基
高举道义大旗以推动非洲国家入常
中国与非洲的文化相似性
变化世界中的中国与非洲
中国与非洲的文化相似性
非洲值得中国学习
中国—非洲合作中的技术转移
为什么是中国和非洲:两大挑战
话语权之争
坦赞铁路:技术援助
知识共享:从政治团结到经济合作
华为:技术转移
蒙内铁路的技术转移
结论
中国—非洲教育合作
研究、争论与观点
历史、现实与趋势
相关政策、实施与成效
原因、动机与目的
作用、贡献与能动性
结论
在非洲的华侨华人:人数、职业及影响
西方霸权、政治话语和研究议题
“帝国”传言:非洲华侨华人的人数分析
脸谱化的非洲华侨华人的职业
中国移民的影响:冲击抑或合作
华侨华人:中国形象和中国对非政策
结论
后记
我的非洲情缘:中非关系的话语、政策与现实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安山。
得书感谢您对《我的非洲情缘:中非关系的话语、政策与现实》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