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这十年(2012-2022)

中国经济这十年(2012-2022)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国内知名经济史学者武力、贺耀敏主编,十多位长期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专家协力合作撰写的《中国经济这十年(2012-2022)》正式出版发行。本书作为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是一部全面反映新时代这十年经济发展的权威著作,可作为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辅助读物。本书系统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全面展现中国经济重要领域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对于鼓舞全党全社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学术规范严谨,既运用极为丰富的一手权威资料对新时代这十年经济政策、变革进行梳理分析,又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数学方法制作了数字表格、图形,对新时代这十年经济各领域发展情况进行数量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使新时代这十年经济各领域的深刻变化一目了然于读者面前。本书定位于面向广大干部群众,语言文字简练,行文风格朴实;同时插入大量图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使这部学术质量上乘的经济史研究著作更通俗易懂。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这十年(2012-2022)》用直观的数据、典型的案例,以小切口大主题式的写作方式,全面准确地反映和评价了新时代这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辉煌成就。本书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七个坚持”为纲,客观记录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经济治理现代化等重大理论和战略部署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生动实践、成功经验;系统梳理了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业、交通、商贸物流、金融、财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绿色发展、消除贫困和民生保障、对外开放等重要领域的深刻变革和亮眼成就;生动描述了中国经济迈上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充分展现了国家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展示了百姓在经济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深刻阐述了新时代这十年经济发展在国内外的深远影响,就国内来看,新时代这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大幅跃升的经济实力,为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就世界来看,新时代这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作者简介

武力

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社会兼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长期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有:重大委托项目“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国家重大项目《中国工业史》综合卷主编;大型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敢教日月换新天》执行总撰稿。主要代表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主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大事辑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合著)、《新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主编)、《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与经验》(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主编)、《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独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主编),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贺耀敏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四个一批”人才,担任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开发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北京市社科联常委、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和韬奋出版奖。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研究课题10余项。著有《共和国建设的高级工程师:袁宝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国经济史》《跨世纪的农业》《数字解读中国》《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简明中国经济史(英文版)》《谱写发展奇迹:新中国重大经济成就精讲》等著作;主编有《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六十年国事纪要(经济卷)》《中国经济(日文版)》《春潮涌动:1984年的中国》《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长编》等著作;组织出版李瑞环、李铁映、陈锦华、成思危等领导人系列图书;主持编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100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100卷)、《袁宝华文集》等多部大型学术文集;发表论文近百篇。


中国经济这十年(2012-2022)是1970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经济这十年(2012-2022)》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乘势而上的中国经济 电子书
本书以世界经济增速减缓背景下中国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讨论导入,针对其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及相关战略方针等进行专题讨论。
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电子书
自2018年以来,中央重要会议密集部署“新基建”,疫情以后,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对“新基建”赋予新意义。 从短期来看,它发挥了稳投资、扩内需和增就业的作用;从长期来看,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初探 电子书
经过30余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成为现阶段中国政府、中国经济学者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书从“新常态”的特征内涵、经济发展增速、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发展、通胀通缩、改革红利、开放贸易、面临问题、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进行了系统、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对策和建议,是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参考。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转型 电子书
本书主题是“中国经济转型”,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改革及资本项目开放;三是中国的能源与电力改革与政策调整;四是中国的对外投资以及贸易政策的实施。在“新常态”的增长速度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如预期为中国走上世界生产力前沿奠定基础?在结构调整和低速增长并存的情况下,未来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新的问题?通过本书的分析阐释,也许能够为读者找到解答这些问题的线索
双循环格局:中国经济新布局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深刻剖析了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了“双循环”的行动路径和着力点,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考与实践举措,让读者读懂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看清未来,把握机遇。本书为著名经济学家和高层智囊关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解读,收录的专家文章有:管清友(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任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