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负排斥及其治理研究

公共政策负排斥及其治理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系统研究公共政策负排斥及治理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公共政策负排斥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在研究排斥、公共政策正排斥、公共政策负排斥等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建构了公共政策负排斥分析框架,运用此分析框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政策负排斥的基本类型、演变轨迹、运行机理、主要影响等开展实证研究。

并以政策过程理论、决策理论、博弈理论、他者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多维理论视角检视其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全书以宏观治理和分类治理两个层面探讨当下中国公共政策负排斥的治理路径为结尾。

作者简介

作者钟裕民,男,江西赣州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聚焦于公共政策排斥、行政问责、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导论

第一章 概念性框架:公共政策负排斥的基本考察

第一节 公共政策负排斥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公共政策负排斥的特征与类型

第三节 公共政策负排斥的本质

第四节 公共政策负排斥的多维审视

第二章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负排斥基本类型之流变

第一节 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

第二节 资本主导型政策负排斥

第三节 身份主导型政策负排斥

第三章 当下中国公共政策负排斥的实证考察

第一节 社会保障领域:以养老保险政策为例

第二节 医疗领域:以医疗保险政策为例

第三节 教育领域:以高考政策为例

第四节 住房领域:以保障房政策为例

第四章 公共政策负排斥的形成过程:基于政策过程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公共政策负排斥的启动:政策问题的界定

第二节 公共政策负排斥的发展:政策议程的设立

第三节 公共政策负排斥的演进:政策方案的制定

第四节 公共政策负排斥的确定:政策的合法化

第五节 公共政策负排斥的实现:政策的执行

第六节 公共政策负排斥过程典型案例剖析:户籍政策

第五章 当下中国公共政策负排斥成因的多维理论检视

第一节 决策理论视阈的政策负排斥成因分析

第二节 博弈理论视阈的政策负排斥成因考察

第三节 “他者”理论视阈的政策负排斥成因探究

第四节 新制度主义视阈的政策负排斥成因论析

第六章 合作治理:当下中国公共政策负排斥治理方略综论

第一节 树立合作思维:公共政策负排斥治理的价值导引路径

第二节 建构合作平台:公共政策负排斥治理的博弈改善路径

第三节 优化合作过程:公共政策负排斥治理的过程优化路径

第四节 积聚合作能量:公共政策负排斥治理的国家义务强化路径

第五节 落实合作责任:公共政策负排斥治理的结果矫正路径

第七章 分类治理:当下中国公共政策负排斥治理方略分论

第一节 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的治理

第二节 资本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的治理

第三节 身份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的治理

余论: 认识当下中国公共政策负排斥及其治理问题的方法论

参考文献

公共政策负排斥及其治理研究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钟裕民。

得书感谢您对《公共政策负排斥及其治理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农转居社区转型及其治理 电子书
农转居社区治理研究:创新概念和多元主体能力分析。
烧创伤负压治疗 电子书
收集了全国50余家知名单位相关专科的126例典型病案资料。
可追溯食品消费偏好与公共政策研究 电子书
本书有助于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促进食品生产的转型,以及引领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
学校治理研究与探索 电子书
学校治理编辑推荐:本书是基于基层学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现代治理能力提升进行研究、总结、分析。本书重点从党建引领、机制运行、教师赋能、育人为本、文化建设、学习研究、改进提升等方面探讨学校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科学认识和有效路径,为教育治理现代建设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保险协同治理研究 电子书
本书着眼于风险变迁和治理变迁,考察公共风险治理格局变迁的发展趋势和公共风险的行政化管理与公共风险商业化分险的关系,从理论上对保险与公共风险治理进行历史考察和整体分析,解析保险与公共风险治理的关系,系统探求保险协同治理公共风险的内在逻辑和制度诉求。同时,本书还就浙江省内社会管理创新运用保险的实证,做出一个基本的调研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