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

卢梭:西方思想家评传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为什么读卢梭”以及“如何读卢梭”两个问题出发,带你走进卢梭的世界。

内容简介

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经久不衰、振聋发聩的作品,然而卢梭的一生却充满矛盾:他向往爱情,《朱莉》展现的美好情感令人动容,但是他与华伦夫人、乌德托夫人的不伦之恋令他饱受诟病;他渴望友情,希望获得他人的理解,但是由于观点不同、自身敏感多疑,他与伏尔泰、休谟、埃皮奈夫人等朋友反目成仇;他重视教育,写作了不朽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但是却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育婴堂;他珍视人的价值,希望重回自由平等的社会,但是《社会契约论》在吹响启蒙号角的同时也包含着吞噬个人自由的危险;他坦诚地剖析自己,《忏悔录》成为自传性文本的写作典范,但是毫无遮掩地回忆也为反对者提供了攻击的证据。如何在卢梭体量巨大、观点庞杂的著作中梳理出他思想演变的脉络、抓住他一以贯之的主线,这对读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登特教授这本卢梭导论为初学者指明了方向。

《卢梭》作者尼古拉斯·登特是伯明翰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数十年中致力于卢梭研究。作者在书中要回答“为什么读卢梭”以及“如何读卢梭”两个问题。阅读卢梭显然与卢梭作品中体现的现代意义有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作者透过卢梭文本而流露出的现代关切:比如面对卢梭对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分析,作者称“这是对人类心理和社会敏锐的观察,不仅对18世纪的巴黎有启发,就是对今天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动力仍然富有启示”,重回平等世界正是当今议题之一;再比如当他看到卢梭对于共和主义节日的论述时,立刻想到当代以全球娱乐代替地方文化习俗而引发的问题。

如果说“为什么读卢梭”体现的是作者的学术关怀,那么“如何读卢梭”体现的则是作者的学术能力。作为入门读物,作者尽量以清晰、简洁的语言全景式展现卢梭的思想。从结构看,全书先概述卢梭的9种作品类型和5种重要主题,以便让读者迅速搭建起卢梭著作的整体框架,然后再逐章讨论重点作品,让读者在文本细读中体会各主题的论证。这种写法对于提纲挈领地把握卢梭观点自然大有裨益,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总说与分说之间难免有所重复,有时会略显冗长。从论证过程看,全书围绕相关主题采取问题导向式结构,既避免武断陈述,又避免陷入复杂的学术争论。由于有明确的主题贯穿全书,所以随着章节推进,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卢梭的观念演变,比如作者详细比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自尊”和《爱弥儿》中“自尊”的变化,指出其对人类共同体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尼古拉斯·登特,英国伯明翰大学哲学教授,国际知名的卢梭思想研究专家,著有《卢梭辞典》,并发表研究卢梭思想的论文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参考文献索引

年表

第一章 导论

本书主题

本书目标

写作计划

为何读卢梭?

拓展阅读

第二章 生平和代表作

卢梭生平

卢梭作品概述

社会和政治类著作

教育著作

辩驳性著作

自传作品

关于音乐和语言的论著

小说、各种散文和诗歌

音乐作品

植物学著作

通信,关于宗教和战争的文章

重要主题和核心观点

批评文明人

自然人和善良本性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和公意

自由、友爱、平等

文化和宗教

结论和展望

拓展阅读

第三章 卢梭“三论”

本章主旨

《第一论》

《第二论》

《第二论》述评

《第三论》

总结和展望

拓展阅读

第四章 爱弥儿

引言

《爱弥儿》:第1卷—第3卷

《爱弥儿》:第4卷

卢梭论“自然”

卢梭论怜悯

爱弥儿和“道德秩序”

《一个萨瓦省神甫的信仰自白》

《爱弥儿》:第5卷——苏菲,或女性

爱弥儿的政治教育

拓展阅读

第五章 社会契约论

引言以及本章主旨

《社会契约论》第1卷

《社会契约论》第2卷

公 意

卢梭论自由

总结

《社会契约论》第3卷

综述和结论

拓展阅读

第六章 文化、宗教与政治

本章主旨

习俗和文化

公民宗教

波兰和科西嘉

拓展阅读

第七章 自传

引言

《忏悔录》

《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拓展阅读

第八章 卢梭的遗产和影响

引言

卢梭与启蒙运动

卢梭与法国大革命

卢梭、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

卢梭与浪漫主义

实例:卢梭的当代影响

拓展阅读

词汇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卢梭是2019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英]尼古拉斯·登特(NicholasDent)。

得书感谢您对《卢梭》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